安葬母亲
赵宝海
手捧骨灰朝水湄,此生痛悔紧跟随。
娘亲抱我万千次,我抱娘亲只一回。
王丽华点评:句句含情,字字泣血。刻骨,动容。短小的篇幅将亲情的厚重和生命的无常展现的淋漓尽致。诗人用古典语境承载了现代忧伤,让读者瞬间产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共鸣。
乙巳元宵观冰灯有怀
赵宝海
由来非一类,偶亦结同盟。
冰火逢机遇,齐心照夜明。
王丽华点评:作者用笔赋予冰与火生命,先写不同,再写结合,冰与火是核心意象。对立事物之间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和谐共生,相互成就。
春雪
赵宝海
鹅毛正月落,楼外久模糊。
春雪梦花事,花开雪早无。
王丽华点评:前两句写景,第三句一个梦字将雪赋予了情感和生命,春雪此刻鲜活起来,最后一句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为南海题诗
赵宝海
兀自轰鸣雪浪开,高情深隐任人猜:
南溟苦等兴安岭,携带松涛走过来。
王丽华点评:感受到作者对不同地域之间融合、交流的渴望,以及对某种美好事物、情感跨越距离相聚的期待。
Ai有怀
赵宝海
豆包诗亦好,效率更如神。
虽有超人智,人犹是主人。
王丽华点评:诗歌从立意上先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客观认识,后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传达出一种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理性思考。诗歌构建出科技与人文的张力空间,其形式严谨和思想深度在当代古典诗歌中具有探索价值。
种芽
赵宝海
兴安岭顶有朝霞,欲捧回来当种芽。
走在春天山径上,两旁开满杜鹃花。
王丽华点评:朝霞的短暂与种子的可持续形成张力,朝霞化种让人不由得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的名句,以及杜鹃花暗含乡愁和生命轮回。诗人以动静相生的节奏美感,在春日完成了霎那辉煌到永恒传承的诗性表达。
寒芽
赵宝海
寒芽才发话,冰雪即投降。
融入雁翎水,奔腾向大江。
王丽华点评:这首诗以自然更迭为背景,通过拟人化叙事展现了生命的觉醒。表层描绘春水解冻之景,深层可解读为新生代对传统的突围革新。“寒芽”喻示年轻一代,新生与希望,“冰雪”象征陈旧秩序,寒冷与禁锢,“雁翎”暗指文人风骨,追求真理,“大江”即历史洪流,势不可挡。语言简洁有力,通过精准的场景描绘,阐明了时代变迁下,新旧思想事物完成对立统一共进的必然趋势。
流浪鱼
赵宝海
游过遐方大小河,骊歌声里久蹉跎。
水中咬紧团圆月,品咂家乡味道多。
王丽华点评:这首诗以独特的诗意与巧思,描绘出流浪漂泊中的乡愁。借“骊歌”赋予抽象时间以质感,加重了飘泊岁月里情感的深度与沧桑。游鱼啮月将思乡情结化为视觉意象,极具张力。虚幻的月影与执着的咬合构成矛盾修辞,道尽多少游子的无奈和痴念。“咬紧”之执拗,“品咂”之绵长,精准传神。此诗以新颖的物象转换和通感手法,为传统古典体裁注入了现代诗意。
辩证
赵宝海
弹指见桑田,渺茫云复烟。
纵然冬有雨,绝不是春天。
王丽华点评:这首诗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开篇“弹指”与 “桑田”的时空交错感,瞬间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云烟”暗喻认知边界的模糊性,在时间的褶皱中,真相何曾不是海市蜃楼。后两句先纵后擒,先以当反常成为常态,后结句如金石掷地,否定性判断中完成认识论的飞跃。以小见大,层层递进,直趋生命、时间与事物的本质。
登镇江小山楼旧址
——步唐•张祜《题金陵渡》原韵
赵宝海
终于又上小山楼,浑忘大唐诗客愁。
蓦见江鸥翔暮色,不知是否去瓜州?
王丽华点评:“终于”表达了寻访者的执着,千年等待终成登楼一瞬。“浑忘”诗人在这忘与不忘间,微妙地表达出对历史与古人的复杂情感。 “暮色”宏大朦胧,“江鸥”翱翔其中呈现一动一静、一渺小一广阔,画面极具张力。“江鸥”飞向何处,和原诗中对“瓜州”的探寻相呼应,强化了探索与向往。结尾看似随性一问,实则隐含对人生方向、命运未知的深刻思索。
窗外
赵宝海
无凤无桐地,经冬素客虬。
雪残芽约日,梦好树垂旒。
眸向云之远,鸟窥心所忧。
倒春寒气发,岂可不筹谋?
注释:李贺诗“窗前植桐青凤小”,化用以指素朴平凡之地也。
王丽华点评:这首诗借窗外之景抒情,自然质朴且有深度。开篇反用“凤栖梧桐”典故,以“无凤无桐”陈述了平凡的环境。“素客虬”,经冬后丁香枝条的苍劲有力和古朴坚韧,画面感极强,暗喻寒士孤傲之骨。诗人借初春的画面,娓娓道来内心对温暖和新生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最后一句体现了诗人的积极态度。
壬寅中秋
赵宝海
圆了又残残了圆,熟谙也许更茫然。
如烟夜色水中影,一叶无声落我肩。
王丽华点评:“圆了又残残了圆”,以常规意象,诉说着人世间的聚散离合、荣辱兴衰。“如烟夜色水中影”以静谧迷离的氛围,表达出思索中的迷茫。“一叶无声落我肩”,细节感拉满,生命在时光中的飘零,满是孤独与落寞。“熟谙也许更茫然”这一句最触动人心,什么都看透了之后的更加迷茫。
向往
赵宝海
向往何迢递,层层海浪花。
天涯人望我,我亦是天涯。
王丽华点评:前两句“迢递”,“海浪层层”遥不可及,求而不得。后两句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自己渴望的,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渴望与向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以及人生境遇中的感触。
寓言新编
赵宝海
仰视天空四角围,银河只见一方微。
为言秋水知沧海,跳出井栏蛙可飞。
注释:《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王丽华点评:这首诗通过绝句形式翻新了井底之蛙的寓言,形式新颖,哲思深刻。将寓言用古典形式做了现代性的阐释,在有限,无限以及更广阔的空间,连接今天、明天以及未来,构建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全息宇宙,完成了对认知局限的哲学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