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煌辉,湖南平江人,笔名神女,自由职业,热爱生活,喜欢文学。
清明时节,春寒料峭,细雨纷纷。湖南平江籍红军师长张辉的后人孙辈6人跋山涉水来到甘肃天水市娘娘坝。大家齐聚天水烈士陵园,缅怀先祖祭奠亲人,瞻仰爷爷张辉的雕像,久久不愿离去。
张辉,湖南省平江县瓮江镇晋坪村人,1911年1月23日出生,6岁入学读书,15岁参加游击队,多次改名换姓,隐姓埋名。他曾成功完成党组织交给他的各项任务,多次以优秀的指挥能力战胜敌人,由于战功卓著晋升为师长,可天不假年,仅25岁英勇牺牲。
平江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根据地,每年清明用歌声缅怀革命先烈,了解波澜壮阔的革命旅程,平江起义震惊海内外,在这块红色沃土地上,无数英雄儿女不顾生命危险,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张辉师长的革命历程,共同回顾张辉师长的光辉人生……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江河两边悬岩峭壁,蜿蜒崎岖,地势险峻,令人毛骨悚然。
1936年3月30日,由朱德总司令签发的“北渡金沙江,北上抗日”的电令。红军须从贵州盘县出发,即刻实施以抢渡金沙江为目标的战略行动。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等人的带领下,主动退出湘鄂川根据地,转入云贵方向。
1936年4月8日,红军前卫直扑普渡河,摧毁滇军守桥部队,抢占铁索桥,后卫挥戈东返二十里,红军随即召开紧急会议。敌人第一线四个纵队步步紧逼,形势严峻,红军当机立断,放弃原定龙街渡江计划,改从金沙江上游丽江石鼓渡江。撤回已渡过普渡河的前卫,掉头向南、直奔昆明,迷惑敌人。4月11日,红军攻占富民一带,歼灭防守敌军,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给敌造成错觉,打乱敌人部署,甩掉追兵,使敌军从金沙江撤出救昆明时,红军又突然向滇西北挺进。红军日夜兼程,十四天行程一千五百多里。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军委会决定,红四师为前卫首先渡江,红十六师担任掩护最后渡江。在张辉带领下,红军找到7条船只,又带领战士上山砍竹子树木,自制竹筏、木排。由贺龙、任弼时等人率领的二军团,经丽江县城抵达石鼓。4月26日,红二方面军,一万八千多红军战士,分别从石鼓到巨甸一百二十华里的木瓜寨、术取独、格子、士可、余化达等五个渡口,昼夜不停、神速抢渡。28日黄昏,张辉率领战士们来到岸边。夜幕沉沉,江水拍打着两岸的山石,不时发出震耳的啪嗒声,像发怒的雄狮叫嚣着向前奔去,风萧萧兮水犹寒。红军战士们在夜色中火速集结,紧张有序地涌向每条木船,以坚强有力的臂膀与江水搏斗,互相鼓劲,竭力划桨。张辉师长沉着冷静,英勇果断,指挥若定,命令六军团十六师战士荷枪实弹,趁着朦胧夜色,克服重重困难,在巨甸胜利抢渡了金沙江。凄风冷雨脚下踩,革命理想高于天。从此这一支红军队伍像一支利箭浩浩荡荡踏上了北上抗日的伟大征程。
奇袭马坞里
1936年9月深秋,北方的秋天,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山川田野宛如一幅绚丽的丰收画卷。稻穗低着头,远远眺望,仿若一片金色的海洋,饱满的稻穗在秋风轻抚下,掀起层层稻浪。张辉指挥红十六师一路向北挺进,为部队前进开辟了道路。到达礼县马坞里镇的周边区域。不远处,有几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脚下,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给这宁静小镇周边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该镇驻有敌军30多人,离镇几十公里外的村庄还有一个敌军保安团。张辉派人侦察敌情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先消灭该镇敌军。釆取里应外合谋略夹击敌人。他们化成老百姓,混进马坞里镇送柴送米,买菜走亲戚等等。他们决定晚上偷袭,利用大刀、梭标、弓箭当武器,不用枪弹,尽量不惊动几十公里外的保安团。红军战士趁深夜熟睡,干掉了镇内值班巡逻敌军,然后摸至敌军休息营,每个房间同时下手,一个一个将敌人消灭干净。轻松地消灭了该镇敌军30多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爱戴。随即,兄弟部队来到马坞里镇会合,一起并肩作战,第二天赶去几十公里外,歼灭敌军一个保安团,缴获军衣300多套,长短枪60余支。此次战斗收获满满,同时也为西北抗战垫定了物质基础,赢得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血战娘娘坝
1936年10月5日,红军不怕艰难困苦,日夜兼程,长征部队红二方面军到了甘肃渭水河畔,为了保障全军顺利渡过渭水,红十六师奉命抢占娘娘坝。师长张辉立即率部实施攻击,娘娘坝附近的牡丹山驻有一个加强营的敌兵。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和强大的火力,使红军抢渡屡次受阻,张辉不畏辛劳,亲自带警卫偷偷上山侦察阵地,摸清敌军情况后,有序布置,调动兵力,迅速地组织了一支有力的敢死队,然后集合全师重机枪进行火力掩护,敢死队冒着敌人的炮火,葡蔔前进。敌人疯狂射击,不到一半距离,一个个年轻的战士都倒在血泊中,为了革命,奉献出了他们的青春热血。敢死队顽强勇敢,奋力拼搏,一批紧跟一批,终于渡至蒲口北,打开了缺口,张辉迅速率领后续部队跟上,经过几小时浴血奋战,杀出一条血路,同时也成功占领了敌人阵地,消灭了敌人。
张辉一边派人报告胜利的消息,一边继续指挥清扫残敌。由于全身心投入战斗,不料被敌人冷枪射中,身负重伤,卫生员将张辉抬置天水李子园附近学校治疗,因失血过多,治疗无效,壮烈牺牲。
张辉是长征途中牺牲的最后一位师长,他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胜利,付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张辉从此长眠于天水市娘娘坝。为了纪念张辉师长和革命先烈,每年清明,天水市各单位、学校以及当地百姓,纷纷前来缅怀:祈祷、献花、敬礼、鞠躬……
张辉一路追随党和红军,英勇善战,无私无畏,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奉献出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他的光辉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敢向前,我们将永远铭记,永远怀念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张辉师长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