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豆会中学
文/苏海成
一九八二年暑期,我从原法门高中调入豆会中学任教。在此渡过了11个年头(九三年暑期调入扶风高中),带过五届毕业班的数学课,当过六年的班主任。四十二年教学生涯的四分之一留在了豆会中学,所以对豆会中学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这是一所古老的学校,古朴的冯九台记录着这所学校的年轮,一排笔直挺拔的钻天杨见证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冯家村众星捧月般地环绕着学校,反映出了冯家村人民对学校维护、爱戴和依赖。
融入其中,我才体会到这所学校特点: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实。这是一个安心读书的好地方。这大概也是当年豆会中学在陕西省小有名气的根源吧。唯一不足的就是条件差,这也是农村学校不可避免的弊端。
校风正,学风浓,除了历届领导班子狠抓严管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这是一所农村学校,外围环境纯朴,对学校影响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扶风北四乡农民的孩子,那个年代农民的孩子能上高中已属不易,学生们自律性强,求知欲高,所以减少了管理的难度。
学生们的刻苦学习精神让人难忘。每天晚自习之后,还有许多同学借光苦读。男同学聚集在路灯之下,女同学聚集在老师宿办室的窗口,春夏秋冬没有例外。学校也没有强行驱赶学生们去休息,只是让班主任要求学生11点必须休息。我后期的宿办室在女生院的门口,我曾经观察过,一个窗口,站着和坐着的学生竞然有七、八个,所以每晚11点半之前,我没有关过灯。
当年的老师们真的是扎扎实实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大家研究知识,探讨教学方法成风,同头课教案是统一的,不会因能力问题而遗漏知识点。
最艰苦的应属毕业班考练题的准备。那个年代没有现成的题,没有印刷机构,老师们要自己命题,自己刻腊板,自己用手推油印机印,一印就是近千份,那真叫辛苦!而且没有任何补偿,放在今天,真的是不可思议。我的近视眼就是拜刻腊版所赐。
严格的教学管理也得益于当时的教学管理者张周生老师,他博学严谨,熟悉教学规律,身体力行,既指挥,又上阵,带领全体老师一丝不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老师扎实地教学与学生刻苦地学习让豆会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特别是文科的高考升学率,一直稳居全县之首。
县城、西安、宝鸡来豆会中学求学的学子越来越多。我曾带过两届文科毕业班的数学课教学,在这个加强班里(有130多个学生),“洋学生”比比皆是。有两个女学生的姓名完全相同,西安来的学生告诉我,区分她们的方法:一土一洋,所以姑且称“洋学生”吧。
成绩是突出的,但条件也是艰苦的。首先是道路不便,学校到最近的通班车的公路大约有3公里左右,而且是没有硬化的土路。本来就被拖拉机压得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上千人踩过去全是泥浆,不穿高筒雨鞋很难保证走出去不是两腿泥,所以师生们调侃:三冯公路(三线村到冯家村)是世界上最烂的公路。但是路再烂也得回去,因为学生要背馍,馍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占一半比重。其次是给养不便,虽然冯家村群众可以供应一些时令蔬菜,但冬春季就多有不便,而且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随着时代变迁,年轻老师和学生对豆中已经是敬而远之。
艰苦的条件决定了学生们的饭食绝对单一,总是片片面。能容纳将近一立方水的大锅里,加几勺子炒菜,几勺子油泼辣子,倒几大盆熟面片就开始售买,孩子们还争着往前挤,因为开始的饭油星多一点。如果你是中午最后一节的课,千万别拖堂,因为铃声一响,饥肠辘辘的孩子们已经抓住了桌子里面的碗筷准备冲锋去了,你除了白讲,还会迎来碗筷的抗议。
学生宿舍更简陋,三间大房靠窗户的两边用床板拼成通铺,每个学生只给60公分。没有取暖设施,冬季学生们只能两人合铺互相取暖。老鼠是宿舍的常客,它们寻找着学生们忘记了挂起来的馍袋。好多学生就在教室里拼桌而睡。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豆会中学仍然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家贫出孝子,艰苦也出才子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学校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交通不便,给养困难,校舍陈旧,师生逃避。所以九四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整体搬迁至法门镇,并更名法门高中。但是对豆会人民来说,这是挖祖宗留下的祖业,断他们的财路,断子孙成才的近路。现在想来双方都是正义的,只是出发点不同,利益的格局不同而已。
搬迁时的校长是孙安礼老师,他年富力强,具备很高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应变能力超群,但是搬迁时夹在针锋相对的县政府和冯家人民之间也是束手无策,欲哭无泪。我当时曾经去看望过他,满脸倦容,疲惫不堪,好多天就凭开水和馒头生活。他把自己的教书生涯全部奉献给了豆会中学,也见证了豆会中学完结的全过程。
应邀参加过豆会中学校友会成立的立碑仪式,看到这个破败的遗址,百感交集!这里留下过我的青春,留下过我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导,现在却一片荒凉,唯有冯九台和小二楼仍然屹立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豆会中学的使命结束了,但是它仍然保留在这一代人的记忆中,它所拥有的艰苦生活、刻苦学习的精神将会世代相传。
作者简介
苏海成,陕西扶风人。陕西教育学院数学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 宝鸡市首批高中段教学能手。历任豆会中学副教导主任,扶风高中教导主任,城关初中校长,法门高中副校长,扶风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等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