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与星群》
——致32师侦察大队的时空褶皱
⊙杨学德
一、集结号响起
当金色的纪念章挂于挺拔的胸膛
回首一路闪过时光隧道的风骚
壮行才拥有的酱香烈酒
化作跨越时空的代季回荡
那尘封了四十春秋的冲锋号角
再次于贵州高原的春风中回响
散若满天星斗微光随行
聚似烈焰燃烧的光谱照耀
二、界河星光图
汹涌澎湃的红河水向南亚奔流
阻挡不住侦察兵的匆忙的脚步
亚热带茂密的草丛胶林
隐现着化装伪装矫健的模样
从四连山、山腰到芹菜塘
那是幽灵第一次出现的地方
将南溪河缝进芭蕉叶的脉动
是热血汗水和青春拨动的音符
茨竹坝的云海漫过镜头
巧妙的把黄昏折叠成行军之床
夜幕中突击的匕首睁亮
把岁月的年轮刻入花岗岩层
迎接北回归上第一道曙光
留在了风火硝烟的南疆战场
三、丛林方程式
扣林山的的楠竹刻满壮士的誓言
挡不住季风在拆解体温与钢枪
侦察兵睫毛上的露珠
凝成了青铜时代的甲骨文章
虎豹与熊罴的象形文字
撕咬开了界碑与国境线
留下难忘怀的时光
四、穿越国境线
收紧苗皇山蜿蜒的曲线
五公里渗透的轨迹在胸中流淌
在没有指北针的漆黑的夜里
热血孵化出闪电
能照亮孤胆回撤的光亮
五、雷场协奏曲
火焰山的雷区
随挡不住跃进三七洞的梦想
钟乳石上引信悬垂悬着
九双手掌传递着东方的黎明的曙光
孵化出红土地断层岩石
绑腿缠绕的北回归线上
蝴蝶撞开情报的暗语
马林村的小溪始终知道
用怎样的晨曦缝合弹道的创伤
六、光学与战争
曼棍洞将整个战场
卷进瞳孔的舒张
红外光谱里摇动的那拉山口
正被北斗星校准着永远的方向
当死亡擦肩溜过钢盔的弧线
指挥棒就在作战图深处
点亮银河系的响亮
瞄向雾浓硝重的远方
七、时光荏苒
四十年前的菠萝谎话
仍在雷区绽放
手榴弹缀满的胸膛
比界碑更早抵达黎明
当鬓角积雪压弯所有指责
道歉化作界河澎涨
八、星群备忘录
把将士的年轻身影铸进玄武岩层
望远镜里游动的苗皇山
已用和平的方式攥紧在祖国的手中
为了和平必须战斗
在九死一生中活着重聚
相见就是最大的胜利
深切怀念永守南疆的烈士
他们是胜利的奠基石
而星群中弹道划过年轮的形状
如同我们始终记得
钢枪与界碑的夹角里
是永不风化的雕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就是侦察战士应有的力量
编后:
说起侦察兵,人人都羡慕。大众都是从电影《渡江侦察记》和《杨子荣》剧情中了解到的。而当兵的人,可以说能当上侦察兵,那是很神气的。
在陆军师的步兵团直属连队,有一个连队叫“特务连”,这个名称够神秘又令战友们羡慕的吧!没当过兵的人一听到“特务”,都会以为是电影中的敌特坏人。
我军陆军步兵团特务连有三个排组成:警卫排,侦察排、工兵排。警卫排嘛,顾名思义就是担任首长的警卫,过去称警卫员,军改后称公务员、勤务员……而工兵排,则是埋设地雷和排除地雷的专业技术活,需胆大心细……
侦察排,是步兵团作战的情报来源分队,如果以师级规模作战,就要以各团加师侦察连组成师的侦察大队实施侦察任务。而侦察兵们,身体素质要比其他兵种强,能吃苦耐劳,具备灵活机智的头脑和顽强勇敢的战斗作风。长年在边境执行侦察和作战,为了掌握作战方向的敌情民情和社情,有伪装、化妆成边民或敌军潜入敌方控制的地区探取信息绘制地图的,有在敌军可能通过的道路上设伏捕俘的,有利用边民出入境走亲闯戚打探近期敌方活动消息的。总之,就是要把当面之敌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地形地貌甚至是一年四季的气候等情况摸清拿准,提供可靠的重要情报给司令部作战部门,再结合技术侦察手段获得的信息,才能制定出作战方案。
所以,侦察兵很牛,擒拿格斗,各类步兵轻武器都熟练使用,可以说越到危情时,每个侦察兵要做到一招制敌。
1979年至1989年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期间,我军各大军区的侦察大队在云南边境执行侦察任务。昆明军区的11军、14军侦察分队长期在边境执行侦察、作战。32师侦察大队从79年起到84年底,一直在边境线上执行任务,多次与敌特工作战,取得突出战绩,特别是在84年老山防御作战期间,捕获敌军少尉排长,一批英雄集体和个人为侦察分队书写了崇高的荣誉!
2025年4月20日,从老山战场凯旋40年后,该师侦察大队战友们,相约在多彩贵州凯里,90岁的老师长刘玉尊来了,师参谋长杨子谦来了,师侦察科长陈才贵来了,师侦察大队大队长赵晓才来了,机关参谋连队干部来了,捕俘英雄李方正来了,四面八方战友们来了,最美退役军人来了,军嫂代表来了……群英荟萃,气质不减,虎虎生威!
《和平树下》编辑部祝32师侦察英雄们40年后:相约在凯里,“凯旋”在这里!
编辑:艾宗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