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 姥
作者:王学正 朗 诵:沈虹
我的姥姥出生在清末年间,她是一位典型的小脚老太太,身着大襟衣衫,头上挽着发髻,腿上扎着裤脚。姥姥虽目不识丁,也没什么名气,却是我童年的启蒙老师,她的品行和为人,影响了我的一生。自她离世后的漫长岁月里,我始终未曾将她忘怀。听母亲说,姥姥娘家的日子还算宽裕,她唯一引以为傲的,是有一个聪慧且能上学读书,后来成为教书先生的兄弟。
姥姥十八岁时,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拥有三间草屋、两亩薄田,憨厚老实的姥爷。过门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孝敬抽大烟的公公。姥姥恪守孝道,与姥爷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都用来供公公抽大烟。
多年后,姥姥有了五个孩子,生活变得艰难,饥寒交迫,实在拿不出钱来供公公抽大烟了。公公一气之下,以不孝子孙的罪名,将姥爷五花大绑押进祖屋,让姥爷跪在张家祖宗灵位前,烧纸焚香,诵读家规,威逼姥爷卖掉两亩薄地供他抽大烟,若不从便拳脚相加。老实巴交的姥爷不知所措,只能哭着求饶。
就在这时,姥姥闻讯赶来。她不顾族人的强行阻拦,拼命冲进祖屋。面对满嘴黄牙、面目狰狞的公公和凶神恶煞的打手,姥姥面无惧色。她站稳脚跟,捋了捋飘落在额前的乱发,大义凛然地对几个举棍欲打的彪形大汉厉声喝道:“我看你们谁敢打!今天要是谁打了我男人,我就带着五个孩子到谁家吃饭、睡觉,住在你们家里!”姥姥的话铿锵有力,犹如炸雷,吓得那些手持棍棒的壮汉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手中的棍棒也缓缓放了下来。姥姥平复了一下愤怒的情绪,晓之以理地说道:“不是我们做儿女的不孝,而是我们实在没办法再拿出钱了。全家老小七张嘴,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给公公抽大烟?你们让我们卖地,地卖了,我们一家老小怎么活?”
姥姥刚正不阿的性格和义正辞严的话语,征服了公公和家族众人。他们无言以对,自知理亏,羞愧地低下了头。姥姥果断地蹲下身子,解开绑在姥爷身上的绳索,扶着姥爷走出了祖屋。一场来势汹汹的家族暴行,被姥姥的大智大勇瞬间化解。从此,姥姥在张家门里树立起了威望,名声大噪。她制服公公、拒绝交大烟钱、救夫保地的壮举,传遍了沙河镇。姥姥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重和敬畏。
我对姥姥有真切印象始于有了记忆之后。姥姥十分疼爱我,我也格外依恋姥姥,一有机会就会去姥姥家住上几天。姥姥见到我,总会亲昵地把我揽在怀里,唤着我的乳名,然后从锅里拿出一个热乎乎的地瓜,或是一个黄澄澄的玉米给我吃,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姥姥没什么好东西给你吃,姥姥是个穷姥姥呵!”姥姥家确实很穷,常年吃的是地瓜、高粱饼子、玉米面糊糊和咸萝卜咸菜,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点白面馍馍和面条。舅舅们二十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姥姥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编织麦草辫子换来的钱。编织好几天的草辫子拿到集市上,才能卖上几块钱。每当姥姥卖了东西,总会拿出一毛钱,买上五分钱一个的火烧和五分钱的炒花生,分给我和她抚养的两个孙子,也就是我的大表哥和小表弟。我们几个孩子拿着平均分配的三分之一的火烧和几颗花生,狼吞虎咽。姥姥看着我们馋嘴的模样,眼中总是闪着心酸的泪花,露出苦涩的笑容。
姥姥的日常生活都在艰辛的操劳中度过。天还没亮,她就得起身,为两个舅舅和上学的大表哥生火做早饭。我常常被她拉动风箱发出的呼呼声响从梦中惊醒。忙碌了一天的姥姥,到了晚上也不闲着。她坐在炕头的煤油灯下,不停地编织着麦草辫子。每当这时,我们几个孩子都会围坐在姥姥身旁,看着她编织草辫子,听她讲故事。姥姥讲的故事大多是一些妖魔鬼怪、古老的神话,听得我们毛骨悚然,浑身发抖,但却又十分爱听。当然,也有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比如《门关和门栓》,说的是在很早以前,有兄弟俩,哥哥叫门关,弟弟叫门栓。有一天,妈妈要出门,叮嘱门关和门栓,不是妈妈敲门,谁来了都不要开。妈妈走后不久,就被一只老狼吃掉了,老狼随后变成妈妈的模样来敲门。门关和门栓从门缝里看,以为是妈妈回来了,便放心地打开了门。到了夜里,老狼现出原形,张开血盆大口把门关和门栓兄弟俩都吃掉了。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不可置信,但却让我懂得了识别真伪、谨防坏人的道理。还有一个故事叫《叫花子过桥》,说是一家之主的灶王爷对财神爷十分不满,说:“财神爷,你把金银财宝都给了富人,这对穷人太不公平了。”财神爷说:“这不是不公平,也不是我不可怜穷人,而是穷人生来就是穷命,给他金银财宝他也留不住。”灶王爷不信,财神爷就给他做个试验。财神爷把十锭大银摆在一座小桥上,让人们来捡。不一会儿,来了一帮叫花子。还没走到桥边,老远就听到一个叫花子说:“这座桥咱们天天过,闭着眼都能过去,今天咱们就闭着眼过桥,看谁先过去。”叫花子们齐声叫好,都认真自觉地闭上双眼过桥。一个叫花子被桥上的银子绊了一下,他惊叫着:“什么东西绊了我的脚,害得我差点摔一跤。”另一个叫花子应和道:“是石头,我也被绊了一下。”还有一个叫花子大声喊道:“管它是什么东西,都不能睁开眼看,做人要本分,守规矩,说话算数。”就这样,十几个叫花子紧闭双眼,呼呼啦啦地过了桥。财神爷看着走远的叫花子,又把十锭大银拿到桥下的一片小树林,挖了个土坑,将银子埋在了里面。这时,从桥上来了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富人,到了桥下突然下马,把马放开,让它自由自在地啃吃地上的青草,自己则蹲在一旁解手。这匹马一边啃着青草,一边用前蹄刨地,刨着刨着,就刨到了土坑下边的银子,叮叮当当的响声引起了骑马富人的好奇。他解完手闻声过来寻找,一看马脚下竟然是白花花的银元宝,顿时欣喜若狂,打马扬鞭,满载而归。财神爷对灶王爷说:“怎么样?你看明白了吧,这下你信了吧,这就是命。”灶王爷心悦诚服地说:“这回我信了,不是你不公平,而是穷人就是天生的穷命呵。”可我却不信,我不信那十几个叫花子中难道就没有一个偷眼瞧的,如果是我,一定会偷偷地睁开眼看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绊了我一跤。我觉得这不是命,而是这些叫花子太老实、太憨厚了。多年后,长大成人的我才明白,也许正是姥姥讲的这个故事,让我形成了反向思维的方式,造就了我不信命、敢于拼搏努力、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性格,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年中秋,在青岛工作的舅舅给姥姥寄来了两斤月饼。饥肠辘辘的两个舅舅迫不及待地打开邮包,张嘴就想吃。姥姥笑着拦住他们说:“这么好的月饼,就这么自己吃了,太可惜了,分分吧,让左右邻居们,还有常来咱家玩的朋友们,都尝尝。”“怎么分?一人一个也不够分呀。”两个舅舅为难地说。姥姥说:“把月饼切成小块,按着人头分,一人一块。”她让在生产队里当会计的三舅拿出纸笔,按照她说出的人名列了个名单,数清楚一共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两个舅舅按照姥姥的意思切好月饼,又去送给邻居和朋友们,常来玩但当时不在的就留起来,等见到了再给。我也不例外,按人头分到了一块。在姥姥的精心安排下,当名单上的人都尝到了青岛糕点厂制作的高级月饼,姥姥这才心满意足。
可唯一的一个常来姥姥家一起编织草辫的玩伴,我称作三姥姥的,却没有吃到月饼。有人告诉姥姥,三姥姥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最近怕是来不了了,就别给她留月饼了,给孙子们吃算了。可姥姥执意不肯,她说:“还是留着吧,等她好了,一定会来的。”就这样,这块月饼一直给三姥姥留着,一直留到冬天,也没见三姥姥来。我好几次馋得直流口水,偷偷窥探姥姥藏在柜子里的那块月饼。姥姥看到了,就笑着对我说:“珠儿,好孩子听话,那是给三姥姥留着的。”姥姥的话打消了我贪吃的欲望,我也不再惦记了。可有一天,姥姥竟然从柜子里拿出那块月饼递给我,我又惊又喜,一脸疑惑地问姥姥:“这不是给三姥姥留的吗?”姥姥缓缓地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唉,你三姥姥已经离世了,她再也不来了,你吃了吧。”姥姥捧起大襟衣服的衣角,擦拭着眼中的泪水。
又是一年冬天,五岁的小表弟得了肺炎,烧得昏迷不醒。姥姥看着两天没吃东西的孙子,心急如焚。她俯下身子,贴近小表弟的耳朵轻声呼唤着:“建军,你醒醒,你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在姥姥的亲切呼唤下,小表弟迷迷糊糊地对姥姥说:“奶奶,我要吃卤肉。”姥姥听了,惊恐不安,卤肉是要花钱去买的呀。可是姥姥为了给表弟治病,打针吃药,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别人的钱,此时的姥姥,已经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了。她下意识地摸索着全身所有的衣袋,然后又掀开炕席,拉开抽屉,幻想着能出现意外的惊喜,但她失望了,沮丧地坐在炕沿,唉声叹气。“奶奶,我要吃卤肉。”表弟的呼喊和哭声如钢针般刺痛着姥姥的心。姥姥决然地跳下炕沿,擦了擦眼泪,理了理头发,对小表弟说:“好,你等着,奶奶这就去买。”姥姥出去了很长时间,还不见回来。我忐忑不安地迎着凛冽的寒风,在黑漆漆的胡同里大声呼喊:“姥姥,姥姥!你在哪里?”在胡同口的一个拐弯处,我听到了姥姥的呻吟声,姥姥摔倒了!我急忙跑过去搀扶姥姥,却见姥姥在地上不停地摸索,对我说:“卤肉,卤肉掉了!珠儿,快帮姥姥找找。”我赶紧蹲在地上摸了起来。姥姥焦急地叮嘱着:“我这是说了半天好话,欠人家五毛钱才赊来的卤肉,千万不能糟蹋了呀!”听了姥姥的话,我更加小心着急地摸索着。终于,我的手摸到了一个软软的纸包,还好,纸包包得很紧,卤肉并没有散落在地上。我赶忙把纸包递给姥姥,她喜出望外地喊道:“找到了,可找到了!也没糟蹋,我的孙子有肉吃了!”我扶着一瘸一拐的姥姥回到屋里。还没进门,姥姥就对着屋里的表弟喊道:“建军,奶奶回来了,卤肉买回来了!”
暗淡的灯光下,小表弟津津有味地吃着这块来之不易的卤肉,姥姥却瘫软地靠在炕沿的墙壁上。她双眼紧闭,两只眼睛深陷在那满是沧桑的脸颊上,凌乱的白发披散在额头,面容憔悴。看着姥姥凄惨的模样,我把一小块没舍得吃的卤肉送到姥姥嘴边:“姥姥,你吃。”姥姥笑了,笑得那样艰难,眼中涌出晶莹的泪花,缓缓地说:“姥姥不吃,你吃吧,珠儿真是个好孩子,懂得孝顺姥姥。”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在姥姥的怀里:“姥姥,你真好,真是我的好姥姥。”姥姥用破旧的袖子擦着脸上的泪水,说:“好什么呀,我连给孙子买点吃的钱都没有,姥姥穷呵,姥姥是个穷姥姥呀。”过了一会儿,姥姥搂着我说:“珠儿,你可要好好念书,长大了当大官,挣大钱,吃好的,穿好的,再也不要像姥姥这样受穷。”我对姥姥说:“我长大了一定当大官挣大钱,买很多很多的卤肉给姥姥吃。”姥姥笑了,笑得那样慈祥,那样开心,她搂着我,亲吻着我的脸蛋。此时,我才感觉到姥姥的全身还冰凉冰凉的。
我长大了,终于长大了,却没有当上大官,也没挣上大钱,对姥姥的承诺成了一句空话。十年浩劫,荒废了我的学业,我被分配到一个农场连队,月薪二十八块一毛二分。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我就给我那可亲可敬却又贫穷的姥姥寄去了十元。听舅舅来信说,姥姥拿着十块钱哭了,她把钱放在手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一直舍不得花。她说摸着这钱,就能看到我。遗憾的是,姥姥再也没能看到我,我也再没有见过可亲可敬的姥姥。她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带着对我殷切的期望,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永远离开了我。长眠在九泉之下的姥姥,再也享用不到我对她的孝心了。
然而,没有给我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袜,甚至没有给过我一分钱的穷姥姥,却把无比珍贵的正直刚毅、诚实守诺、善良厚道的美德留给了我,让我受用一生。
写于二零二五年“三八”妇女节


主播简介:
沈虹,呢称叶子,新疆兵团人,曾长期从事电视新闻编辑播音工作,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百草园书店,诗词天地,新华网<文艺创客>等多家平台主播,多次荣获朗诵大赛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