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毋东汉
我是农村成长的共产党员,有十年学稼的历练,五十多年党龄,农村的现状的确处于三岔路口,有的人幻想恢复生产队,有的人梦想当新概念地主,有的人心不在焉而在城。信仰驱使我设身处地,对三农问题做一些试想,如果我想错了,诚望读者诸君帮我斧正。
当前农村的现状是,风景美丽,街道干净,没人;网络繁忙,电话频繁,建群。退林还粮,初见成效,掘根。村里开会或谁家过红白事,网上群发信息,电话个别通知。平时,从南到北,全村见不到几个人;除了行商游街叫卖声,就是深巷犬吠声。有人聊天的地方,就是商店、卫生室、村委会。振兴农村靠群众,群众都在城里打工、接送孩子上学,村里留守的老弱病残,不够一个警卫连。
退林还耕初见成效,人们种粮食的积极性仍然偏低,因为种地成本太大了,肥料农药和种籽价格偏高。买粮食吃又不安全,转基因和科技狠活危害人的健康。人们普遍对策是,种一点够吃就行了,种多了赔钱,划不来。农村老人养老金问题、医疗问题、男女脱单、光棍成群问题等,羁绊着振兴农村的步伐。
我觉得要振兴农村,首先得有人。让青壮年农民觉得在农村拼搏有干头,有盼头,有光荣、有前途。从粮价、肥料农药种籽价格方面宏观调控,卓有成效地减轻农民负担。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相结合,使农民“以农为荣,以农为乐”,务农可致富,在农民中发现和培养农业专家,从农民中提拔农村干部,“农而优则仕”,培养新时代的陈永贵。在高价彩礼、车、房等订婚条件方面,政府应当正面引导,拿出指导意见,不能放任自流,自由泛滥。至少在意识形态方面,正面引导三观。必要时像戒赌一样行使行政手段,为订婚条件封顶。否则,忽视人的因素,村里没人了,振兴成为肥皂泡。
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营并不矛盾。事物的一分为二,也适用于此。土改后出现了贫富分化的苗头,我们党指导农民走互助合作康庄大道,谱写了创业史。大多数人民公社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克服了“大锅饭”弊端,由于管理阶层完善、领导得力、制度严格,群众团结,发展得很好。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民公社的一些生产队,由于缺乏领导人才,自然条件制约,交通不便,群众觉悟不高,宗派关系复杂等原因,影响了集体生产发展。这些地方实行分田到戸,则是权宜之计,待人事及自然条件改善后再走集体生产道路。即使分田到户,仍可以提倡互助组、变工队,团结起来战胜困难总是有益的。前提是土地不准买卖,生活有困难的社员,政府设法救济,这样就杜绝产生两极分化现象。
第三,若要立即恢复生产队,没有成熟条件。分田到户后,集体机械已分光分净。各村只有村委会办公室和小花园小广场。恢复生产队起码要有大型机械,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哪来的钱买?卖庄基地解决经费问题的办法犹如杀鸡取蛋。“年轻化”了的村干部,领导集体生产没有经验,而且面临艰难,人们的心都散了,要恢复生产队,把心聚拢,无异于重演《创业史》,可惜梁生宝们都挂在墙上了,缺乏传帮带。
四,开展群众讨论,干部深入调查是必要的。当年搞互助合作化时,个别地方条件不成熟,看样子,随大流,勉强上台阶,留下了先天性不足。一轰而起的事最容易一轰而散,果然,《春天的故事》风一吹,它就散了。分田到户搞一刀切,大寨、南街村迎风不倒,坚持走集体化道路,获得成功。事实证明,因地制宜才是硬道理。现在,只要能杜绝两极分化,不恢复生产队也无碍大局,但使用机械困难。
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走公有共富的道路,必须统一认识。这是个难题。分田到户后,先富起来的人几乎与种田无关,与化公为私有千丝万缕的直接或间接相关。农民种粮食,扣过成本,挣钱不多,难以致富,除过种地大户可多中取利。少数人靠开商店、办农家乐、搞木材加工、倒贩农产品,挣点零花钱,也成不了啥气候。搞养殖,据说污染空气。搞农家乐,又受封山影响,怕游客带火种入山。农民要挣钱,的确很难。恳盼砖家再不要把留洋海外学的那点怪门道往中国农村生搬硬套了。历史上这种教训还少吗?应该深入农村把脉,然后对症下药。分田到户与集体生产背道而驰,如今人们业已习惯了自负盈亏,要恢复生产队,比变性手术都难。从土改过来的人深有体会,劝人加入合作社很费囗舌,一有风吹草动,拉牛退社却很有快感。分田到户利用农民小生产的自发求富心理,恢复生产队意味着受管束,不自便,谁乐意呢?
六,决定的因素是干部,没有王宏斌,难有南街村;没有陈永贵和陈永贵培养的郭凤莲,难有大寨。应当在南街村、大寨村兴办农村干部培训学校,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学习回来不一定照葫芦画瓢、完全仿办,起码能借鉴效法,做酒不成醋也酸。可以搞个界于生产队和生产队领导下的互助组之间的新形式,效法朝鲜的作业班和我们延安时期的变工队。
七,实践表明,“一味地”强调干部“年轻化”是欠妥的。年轻人当干部朝气蓬勃,敢想敢说敢干,会电脑,会开车,会照相,会Al豆包;领导布置个报表或汇报材料,立马可等。但是他们缺乏毛泽东思想的修养,缺乏共产主义信仰的定力,缺乏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缺乏调查深入研究细微的工作风格。应当发挥基层关工委、老年协会、乡贤会作用,听取“五老”参政、议政和参谋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弥补他们的先天不足,提高独当一面工作能力,免除形式主义、教条主义。
八,把农村的工作重点放到发展生产、增加群众收入、减轻群众负担上来。不要满足于给墙上绘画、给路边栽花、竖栏杆、修凉亭等面子过程。环境再好,群众忙着挣饭钱,顾不上欣赏美景。乡镇干部沉溺在会议、文件、美篇、报表中,苦不堪言,整天忙乱,迎接检查时却没成果展示。
总之,置身于三岔路口,犹如葵花向阳,脚后跟朝西,面朝东,选择一条公有共富,迈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康庄大道,还要利用现有的分田到户的可取之处,克服分田到户的弊端,不让一个人返贫,让那些没权没钱没胆量没太大能力的芸芸众生都衣食无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圆梦酬志,向前迈进。
2025-4-21-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