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说海南韩氏派序
文/韩富畴
中华韩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之后,轩辕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韩流,先祖出于西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晋国始祖唐叔虞,姬姓,春秋初,因助曲沃武公和晋侯缗有功,晋献公封其后代姬万于韩原,(今陕西韩城),称韩武子,至曾孙韩厥遂以封邑为姓,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韩厥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以国为氏。韩氏子孙散居各地,繁衍生息,历史上名人很多,其中唐代韩愈和北宋韩琦被列入文庙,与孔子一样享受后人的祭祀,这在古代社会是很大的荣耀。
相州韩氏又称中州韩氏,是历史上韩氏的一个重要分支,萌芽于唐宋,到北宋“两朝顾命 定策元勋”韩琦时达到了鼎盛时期,海南韩氏便是三朝宰相韩琦后裔重要一支。
海南韩氏迁琼始祖韩显卿是韩琦第6世孙,初任绍兴会稽县尉,1190年升知廉州,1191年徙雷州,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携家眷抱谱渡琼,客居文昌锦山,为海南韩氏始祖,“一人衍一族,一族衍四方”,从此发展成为海南大族。
韩显卿定居文昌锦山后,以韩琦在相州安阳所建“昼锦堂”为堂号,设馆授徒、传播中原文化,开发建设新家园。渡琼至今828年,其后裔族运隆昌,开枝散叶,人才辈出。出仕为官,则忠君为国,勤政爱民;出入行伍,则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治学行医,则铁血丹心,悬壶济世;务农经商,则造福桑梓,利泽千秋。
韩显卿渡琼后,其子孙沿用先祖韩琦定下的字派,即“卿—立—甫”三个字派。
其后,在“立派”与“续派”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的历史人物为海南韩氏立续了派序,并且沿用至今。
其一是韩休卿与《立派序》
韩休卿在宋嘉熙(理宗年号)二年(1238年10月)在《立派序》中说 :“按韩之先,出自晋献子后,以国为氏,子孙散居诸郡,在昌黎者,最为著姓。今韩即昌黎之裔也。其后徙居深州之博野。忠献王之曾祖,葬相州安阳县之丰安村。自后遂定于相,云忠献王讳琦,其书从王从立从口从了。忠献之子文定公兄弟名从彦,彦生子从口,口生子从胄,胄生子名连三画,三画生子从卿,卿生子从立,立生子从甫。盖释忠献王名而命之。……”韩休卿依次立了“心(仲) 龍(云) 言(老)可(翁) 山(叔) 问(叟)六个派序。
其二是刘三吾与《为韩氏续派序》
到了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冬,海南韩氏族人韩丙问(明代初任桂林永昌福之桐右镇巡检,再任武昌江夏山陂驿丞迁京兆司,湖南长沙府知事)请翰林院学士奉议大夫兼左春坊右赞善刘三吾《为韩氏续派序》曰:
“韩氏之先,晋献子之后。受姓于韩,因以为氏。有望出博陆出昌黎者,昌黎著姓尚矣。其家深州之博野,相州之安阳,具著所繇(音yóu,由,表示起点。)而相州至魏国忠献王稚圭、驸马都尉嘉彦,父子威名,事业之盛,实甲他族。……(丙问之父)持其家乘(注:家谱)众中披读,谓丙问曰:乃祖于我子若孙,未生前已预命名字。今其名止汝问,字止叟。吾命汝之子名通济,未有字也,汝其续之。南叟兹来,见示家谱,致父所命,恳文与予,且求制济以下凡十五世子孙名与字。乃为通济起字,余悉如所请,列诸巻绶……”为此刘三吾甫书应续十四个派序并撰写《为韩氏续派序》。
济(汝)—芳(远)—训(谟)—俭(廉)—-敏(明)—-迪(吉)—时(中)—德(仁)—腾(升)—素(行)—-循(理)—彝(常)—翼(羽)—凖(平)
(注:括号外为派语,内为字,作者试加注)
其三是吴鸿与《给韩氏名派并赠匾额序》
到了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韩氏学子韩文宏等人请翰林院侍读提督、广东全省学政吴鸿为韩氏续派并撰写《给韩氏名派并赠匾额序》:
“粤距中州数千里,粤之琼孤悬海外,又距粤将数千里,其汪洋之浩瀚,层峦之峻峭,磅礴之气有不生,生必有掀天地亘古今。事业如刚峰海先生之气节,琼山邱先生之文学者,客岁予奉命视学粤东,届今莅琼郡文昌。诸生韩文宏等丐为给派于予,叙其家世,相州韩魏公裔也。逎取家谱进予,予阅自相至琼,渊源诸派昭灼明白,其间科甲勋宦代不乏人。第不能如博野安阳之盛。顾予思之,源之远者流必长,根不深者叶必茂。……。爰如所请,为制一十六代名派并赠昼锦晚香匾额颜其祠,诸生其勉之”。
名派:“丰—元—光—畴—定—衍—禧—绪—敦—裕—承—会----庆---世----永----清”
匾额:昼锦晚香。
至此,自韩显卿 1197 年渡琼至今,39个派序已列入族谱,供子孙后代使用,赓续宗脉,生生不息,到现在派序已经使用到第三十四个“承”字派了。
时光穿越来到了2023年,续修韩氏大宗谱工作如火如荼,广大宗亲迫切要求请德高望重者再续派序,第六届理事会顺势而为,于6月份,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韩星教授为海南韩氏续了20个派序“树仁文惠 炳善贤彰 坤育嘉康 鉴哲成广 润和恒祥 ”,并对20个派序做了具体的解读和说明,这20个派序多源于儒家经典及史、子典籍,吉祥美好,内含五行相生,经2024年3月理事会族务大会表决同意放入族谱,供子孙后代使用,此乃功在当代,利泽后人的不朽伟业。
海南韩氏派序与其他姓氏的派序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他姓氏取名都是“姓—派序—名”派序在中间,而海南韩氏取名的特点是:姓——名——派序,派序在最后,如:韩宏丰、韩启丰、韩吉元、韩平元、韩阳光、韩新光等,丰、元、光均为派序。所以续派序必须继承传统。
其实“派序”整体呈现的是家族辈分的先后和传承规律,而“派”则是构成这个规律的具体元素。通过明确的“派”,家族成员能够清晰地知晓自己在家族中的辈分位置,遵循相应的礼仪和规范,维护家族的秩序和传统。通常,靠前的字派代表较高的辈分,靠后的字派代表较低的辈分,她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承家族文化,字辈谱中的字通常由开基祖或始迁祖选定,或请有威望的名人乡贤所赐,并被写入家谱,具有权威性,后裔子孙按照字辈取名,确保家族世系的清晰传承,增强家族认同感,派序帮助家族成员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文化,通过统一的字辈谱,家族成员可以追溯自己的祖先和家族分支。她是一个系统性的、有规律的字辈排列顺序。
(作者韩富畴,海南文昌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当过中学教师,特殊行业警长,2021年10月退休,现为海南韩氏宗族理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