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夏区文化路中学
支持单位:江夏区妇联
省朗协语言研究与实践基地
作者:化雪老詩 诵读:李颖 王子琪 陈恺琪
音乐合成:江丽芳 编辑:杨建松
清宣统二年腊月十三,长沙府后街15号曾宅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了。父亲曾昭和视其若子,依辈分给她取名“宪植”。这位曾国荃的五世孙女6岁就进入古稻田师范附小启蒙,7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师范。在这里她成了毛泽东的小师妹,受到了徐特立老师的精心熏陶并开始追求革命。
由于她的父亲曾于民国九年做过夏口地方法院的推事,所以她很小就到过两江三镇。1926年深秋她又一次来到武昌,不过这回倒没做父亲的乖乖女,而是勇敢地背叛了封建家庭独自北来应招,报考新创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两天考试后她从3500名女子中脱颖而出,而且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231名学兵之一,进入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个“女生队”。

翌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后又唆使驻守宜昌的夏斗寅叛变,企图里应外合颠覆武汉的国民政府,以达到消灭革命力量的目的。由于北伐军主力远在河南,所以夏斗寅的叛军很快就攻到了纸坊。听得见炮声的首府武昌,立即民心摇动。受命平叛的叶挺将军立即率领第11军第24师沿着粤海铁路南出迎击夏斗寅,军校女生队也被编入中央独立师,以“政治连”的名义随军参加救护和宣传。尽管是政治连,师长侯连瀛还是要求这200多名娘子军和男兵一样,不仅要与男兵并肩前进,还要全副武装持枪杀敌。
赶到八分山下的女生队,一开始听见枪响小腿就直打哆嗦,男兵排长毛学禹爬到火车顶上用江西话大声呼喊:“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不怕死!我们黄埔学生也从来都是不败的,跟着我们,上呀!”
听了他的呼喊,一营一连率先在铁路西发起冲锋,虽然有两位学生兵被子弹打倒,但更多的还是踩着激越的冲锋号,奋勇地抢占了香炉山和求雨顶(八分山主峰)。女兵队也不甘落后,她们在连长的带领下,兵锋也直指个字山。在傍晚短暂的休战期,她们还张贴标语,自编歌谣,宣传群众,几十年后,姜家畈的老农说起这些,都还竖起大拇指夸赞不已。
咸宁是叛军夏斗寅洗劫过的地方,群众一看见军队来了就吓得四处逃窜。曾宪植首先站出来,喊住老乡:“乡亲们,别怕,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来保护你们的”。经过她们的反复宣传,当地群众不仅留了下来,而且还帮助她们一起烧火、送饭、护理伤员。在这34天里,曾宪植她们历尽了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返校后,一直高呼革命的汪精卫也步蒋介石的后尘叛变了,他下令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提前结业,女生队也被迫解散。曾宪植等经共产党人做工作后被编进了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的教导团,她做了一名准尉文书,那一年她18岁。

1927年秋,教导团在团长谢膺白的带领下到达广州,并于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曾宪植跟随工农红军副总指挥叶剑英转移到香港,在此期间她们结为了伉俪。翌年春,她在丈夫叶剑英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即被派往上海,以华南大学的学生身份作掩护,实际上是为地下党留守机关工作。1929年5月,她因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示威游行和张贴标语,被反动当局逮捕打入监牢,经地下党好不容易营救后才出狱。党组织考虑到她的身份已经暴露,便派她前往日本留学,以利日后再起。没想到此时正逢日本政府清查中国革命党人,她不幸再次被捕。好在其家庭出身委实显赫,日本人对曾国藩的后代居然另眼相待,所以她逃过了一劫。1931年她回国后找到了叶剑英,并奉中央之命双双前往中共苏区。但成行之前叶剑英考虑到她长得太漂亮,担心她即使经过化妆也难逃国民党特务的贼眼,过不了封锁线,所以只好叫她再次分手二次去了香港。直到五年后西安事变发生才奉调来到武汉,进入新华日报做辅助工作。1939年又奉调,进入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在李克农手下做了一名地下交通联络员。

1949年初为了顺利召开全国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她奉命出任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率领少数干部先行进入北平打前站。大会如期召开后她被选为副秘书长。从此,她就一直在这里为中国的妇女革命事业全心奉献。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盛邀宋庆龄来北平筹建新中国。为了解除宋庆龄北上的顾虑,党中央特派邓颖超亲自往迎,曾植宪是邓的秘书也一同去沪。所以,在开国大典时,曾植宪作为宋庆龄的贴身秘书,出现在毛泽东的左后方,被记者留下了一个珍贵的记忆。

十年动乱中曾宪植也遭到了迫害,直到1978年9月在第四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才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并担任妇联党组副书记重新出来工作。
1989年10月11日她在广州病逝时,有人给她撰写了一副挽联:
为党想,为人想,把荣誉推出去,将责任揽过来,斥骂赞许不顾,志比泰山若沧海;
不计得,不计失,是真理拼命干,有意见当面提,上下亲疏弗论,情同白玉贯长虹。
同志们都说,这幅对联,精炼地概括了她的一生。

作者:化雪老诗,中学教师,江夏文化学人。

诵读:李颖,女,蒙古族,研究生文化程度,河南平顶山人,201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区妇联执委,现任江夏区金口街道办事处妇联主席。

诵读:王子琪,文化路中学八年级(2)班数学教师兼任班主任。当三角板画出的是革命先辈的精神坐标,当函数图像连起的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曲线——此刻,请允许我用最朴素的声音,向那些用生命演算民族解放方程的英雄们致敬。

诵读:陈恺琪,江夏区文化路中学八年级(2)班学生、纪律班长、“优秀学生”。爱好广泛,跆拳道黑带,擅长拉丁舞,在区运会上屡获佳绩。

音频合成:江丽芳,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年级主任,优秀教师,江夏区百优班主任,区“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劳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2024年荣获“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荣誉称号。《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铁马豪歌平台三年阅读录逾一亿九千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