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悟道的文学际会
付玉成(菲律宾)
四月的金陵,春风拂面,南京师大,在群星闪耀中熠熠生辉。16日至19日,第五届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颁奖典礼就在这里举行。
论坛以“文学精神,时代之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引领”为主旨,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60多名文化界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代表们研讨了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气氛隆重热烈,成效显著,作为一名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使命的海外华文作家来说,有醍醐灌顶之感,是一个难得的参惮、悟道与修行的机会。
中华文化植根于华夏,随着海外华人华侨而开枝散叶,在全球近200个国家星火相传,在东南亚地区,每个国家都有华人文学组织,在菲律宾,除了华人作协外,还有千岛诗社,南瀛吟社及世界日报、菲律宾商报等数十家华文媒体,每一个组织都在积极发传递中华文化.但是华文在海外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随着第一代华人们的老去,华人子孙们慢慢的融入到了当地社会,接受当地教育,以当地语言为主进行沟通交流,对华文的热爱与理解再也不像第一代人那么深刻。我所在的菲律宾,具有华人血统的人群占全国总人口的七成以上,纯华裔人口也有200多万,经过数百年的演变,绝大多数通过混血已经变成了本地人,不再说汉语,不再识汉字,真正能够用汉语交流的少之又少,华校也因为教师队伍老化而无能为力,华文水平在当地大幅下降,有些能说不能写,少数能写简单汉语但无法文字交流,绝大多数只能用英语和当地语进行沟通。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双边政府协商在马尼拉等地开办了孔子学院,部分有条件的家庭也已重新考虑让孩子学习中文,但是这种情况已属亡羊补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抢救海外华文就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海外华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及其它华文团体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华文,经常组织各类征文、诗歌比赛,与东南亚各国互动进行华文文化营活动,与厦门大学与华侨大学互访交流,对促进华文文学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尚属星火螢光,杯水车薪,谈不上弘扬与光大,作为菲华作协一员,实觉任重道远,须尽一己之力,努力上下求索!
对文化的追寻,有如僧侣修行,需要沉下去,静下来,心无挂碍,无欲无我,有如唐僧去西天取经,回教徒去麦加朝觐,是一场人生苦旅。这种苦旅,恰如修行,它是灵感的源泉,是学问的积淀,它正人正己,如栖霞古寺,立千年百不倒,沉稳厚重,度人度己。文化人在苦旅中悟道,步步叩首,攀援千百级台阶,每拾一级都是一个祈祷,如转经,如剃度,最终口吐莲花,修成真身,这就是参襌与修行,最终似蚕卵破茧化蝶,涅槃重生,经万死而复生。
成佛不必在庙堂,生活处处是道场,只要我们心怀正念,潜心修为,莫愁成不了正果。中华文华在海外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海外华文作家要有佛陀般的虔诚,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专注三个方面的修炼,一是传承;二是融入;三是跨界发展。进入主流社会,让中华文化在宗主国发扬光大,就是传承。要传承就需要回归,做文化寻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域性的继承不足以代表中华文化的全部,文化工作者要与祖国同呼息,共命运,从增强文化自信开始到增长民族自信,要在宗主国不遗余力地讴歌中华文化和祖国的发展,要把参与国内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二是融入,融入的目的是生存和发展,只有融入当地社会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同,才有发展的可能,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长久不了的,虽然文化本身没有国界,但文化人心有所属,传递中华文化是所有华人华侨的共同使命,现在我们的春节,中秋、美食及红包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但是还有众多的东西需要推广,如孝悌文化,人伦道德理念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需要文化人士去做推广工作。三是跨界发展,文化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及宗教信仰,让共性的东西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通过讲述真善美的故事将中华文化的精髓灌输到当地民众心中,牢记于心,见之于行,如中国节的吉祥喻意,对联深刻内涵,家谱族谱的记忆传承都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这些喜闻乐见的事情能够引领人们意识的发展,文化工作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创造出奇特的功效。在国外弘扬中华文化就是要在不经意中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刻意的做作反而容易引起误解,摧生抵触心理。文化的跨界发展还需要海外文化人士努力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引入中国,让国人吸收多元文化的营养,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拥抱世界,文化的跨界融合与发展威力巨大,能够让不同文化水乳交融,撞出思想的火花,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南京之行使自己感到责任重大,作为一个生活在国外的华夏子弟,文化路上的悟道有如中山先生的革命,也如栖霞寺中的僧侣,唯有坚忍不拔,坚持不懈,负重前行,精益进取,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目标既定,使命必达,一场文学悟道会,胜读十年圣贤书。
菲律宾华文作协付玉成 2025年4月19日于南京

作者简介:
付玉成,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旅菲企业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菲律宾《世界日报》专栏作家。著《国际工程纵横谈》(上、下册)及散文集《另眼看世界》,在各类媒体及刋物发表文章及诗歌40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