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谷雨时
文/日照大诗兄(山东日照)
还没有来得及欣赏,樱花谢了,桃花败了,回望春天就这样不知不觉悄悄接近尾声。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之谷雨。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是农耕文化对于节气的反映。谷雨落一滴,夏季雨淋淋。今天午后,天公作美喜降甘霖,倒是与这个节气很应景。
时间稍纵即逝,虽然这个春天是在穿梭忙碌胆颤心惊中度过,错过了一场和春天的约会,也没能邂逅一场花开的守候,但是一路走来很充实充盈且欣喜欣慰。站在岸边的拐角,浮华若梦,烟花散落,满地都是记忆的碎片,还有一次次忘不掉的片段。
无心插柳柳成荫。窗台上,兰花儿没看到新的枝芽,倒是那盆胡乱扦插的茉莉,叶子茂盛了许多,有一根枝儿几乎从这头爬到那头了,有一两朵残败的花儿还挂在枝头。一阵微风,玻璃上满是晶莹的雨滴。雨雾的遮挡,远处的风景什么也看不到,只剩下模糊的影。
都说好雨知时节。在这场春雨的浇灌下,从走廊的尽头向远处眺望,地理的麦子绿油油地油光发亮,杨树叶子在摇摆中也闪着片片的光,尤其是柳絮、杨絮终于无处躲藏。雨水中人们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心也找到了安放的地方,即便看不清远处错落的山峰,也闻不到春天的花香。
花落人依旧,花开两不知。时光一去不复回,过去的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上次有感而发的那封无法寄出的信,引发了不少同行同事同仁,乃至陌生人的感慨,大概是亲情触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那封信也得到诸多老师的点评与肯定,以至于很长时间不知如何下笔。
离开老家三十多年,近十年间除了每年清明回去,到江南看看母亲,与大哥小聚,去江北找发小乡邻,顺便祭扫父亲,其他时间几乎没回去过。我已经模糊得记不清,这个时节江北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唯一能想起的就是,淡淡的乡愁、乡味,还有那熟悉的乡音。
谷雨三朝看牡丹。北方谷雨前后,除了品尝谷雨茶,听到的再就是赏花了,尤其是以牡丹为主。牡丹被称之为谷雨花、富贵花。因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也就不足为奇了。大家都知道,每年谷雨前后,菏泽、洛阳都要同步举办牡丹花会。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前段时间在山上的时候,偶然看到了榆钱儿,还是小时候记忆中的模样。巧合的是,还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胡兄“疯狂”采摘的场面。老家的油菜花季已然收场,估摸着蚕豆也早已满夹了。这些场景在这里都是难得一见的。
雨还在下。回忆在心谷静静地流淌,伴随着时钟的滴答声响。谷雨微凉,敲打着窗。一度春将尽,牡丹富贵开,低头问花,花不语。一切来得刚刚好,正如这场久违的雨。今日,谷雨把积攒了一季的祝福,装进了你的口袋,愿你一路前行,一路欢喜,一路高歌……
【作者简介】唐明,笔名日照大诗兄,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籍贯江苏泰兴,文学爱好者,偶有文章在日照日报、泰州晚报等媒体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