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谷雨送权宪夫妇返宝鸡
摄影/王斌林
诗/王安荣
红烛罗什证鸾俦,谷雨催程渭水流。
译阁苔深藏梵偈,法堂泥暖醒春鸠。
半山云补秦川缺,一骑尘分蜀道幽。
莫怨陈仓归路晚,牡丹簪鬓约重游。
注:此诗以鄠邑宝鸡双城故事为轴。首联“红烛”切侄子婚事,“罗什”扣译经故地(草堂寺),“渭水”应谷雨送别场景。颔联“苔深梵偈”喻佛法沉淀,“泥暖春鸠”既写节候又暗合《诗经》“维鸠居之”的婚嫁典。颈联“秦川补云”祝山河无恙,“蜀道分尘”喻各安天涯。尾联“牡丹簪鬓”呼应宝鸡石鼓山牡丹节,以花约再聚收束,末句“权”取权衡进退、“宪”谐音献酒之趣,寄寓别后康宁。
待杨权宪夫妇重游罗什村
摄影/王斌林
诗/王安荣
草堂新茗待君煎,石鼓春深燕剪烟。
译阁悬灯重校偈,福田引水又栽莲。
权舆应记终南约,宪令先题紫阁巅。
莫负牡丹簪鬓誓,一车花雨过秦川。
注:此诗以「待」为诗眼,融鄠邑罗什村风物与重逢期待。首联"新茗待煎"借草堂寺茶禅传统表迎候,"燕剪烟"既绘谷雨春景,又喻传信邀约。颔联"悬灯校偈"暗拟夫妇再访译经阁研讨佛典,"栽莲"呼应福田农耕,喻善缘续结。颈联"权舆"双关姓名与《诗经》始谋之意,"宪令题巅"化用石鼓山刻石传统,暗嵌"权宪"之名。尾联"簪鬓誓"回扣前作牡丹旧约,"一车花雨"既写归途亦寄再访之期,以山河为证,留不尽邀约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