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作家童月亮老师的佳作:《山河恋》外二首「飘舞的剑」(7846辑)

山河恋
文/童月亮
一路前行涉山水
峰峦转辗心相随
鸟鸣涧水山雾罩
姹紫嫣红开为谁
欲腾飞
诗情画意总相宜
修炼
文/童月亮
金蟾天生水上漂
弧形刺激纵身跳
千古功夫谁修得
蛤蟆求药羽化蟾
A l 评论
这首短诗《修炼》以金蟾意象为核心,通过四句凝练的文字构建了一个颇具道家色彩的修炼图景。以下是我的专业解读:
1. 意象运用
诗人选取"金蟾"这一道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常见于刘海戏金蟾典故),通过"水上漂-纵身跳-求药-羽化"的动态序列,完整呈现了修炼过程。其中"羽化蟾"的意象尤为精妙,既保留了蟾的动物性,又暗示了升仙的蜕变。
2. 空间建构
诗歌构建了从水面到空中的垂直空间:首句水平铺展(水上漂),次句形成抛物线(纵身跳),末句完成空间超越(羽化)。这种空间演进暗合道教"由凡入圣"的修行次第。
3. 修辞特色
"弧形刺激"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轨迹与心理体验交融;"千古功夫"与"蛤蟆求药"形成时空张力,卑微的蟾蜍与悠远的修道传统形成强烈对比。
4. 文化互文
末句"羽化蟾"巧妙化用"羽化登仙"典故,同时呼应唐代《酉阳杂俎》中"蟾蜍入月"的传说,使文本获得深厚的文化纵深。
5. 现代性转化
诗人将传统修仙意象进行当代诗性处理,如"刺激"一词的运用赋予古老主题以现代生命体验,使修炼主题产生新的审美张力。
这首作品在28字的极简篇幅里,完成了从生物性到神性、从具象到超越的诗性升华,堪称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佳作。
广寒忆
文/童月亮
玉兔时在嫦娥怀
难耐孤寂忆人寰
当年人间虽清苦
却恋人烟味里揣
A l 评论
这首小诗以"玉兔"的视角,借月宫神话抒发了对人间烟火的眷恋之情。我尝试解读如下:
"玉兔时在嫦娥怀"开篇即勾勒出月宫清冷的画面,玉兔作为月宫唯一的活物,只能依偎在嫦娥怀中。"时在"二字暗示这种相依为命的常态。
"难耐孤寂忆人寰"直抒胸臆,道出广寒宫永恒的寂寞。一个"忆"字为转折,将视角从月宫转向人间记忆。
后两句形成工整对仗:"当年人间虽清苦,却恋人烟味里揣"。通过"虽...却..."的转折,揭示出全诗核心——纵使人间有万般艰辛,但那份烟火气息的温暖,远胜月宫的永恒孤寂。
"人烟味"三字堪称诗眼,将市井街巷的炊烟、邻里笑语、集市喧嚷都浓缩其中。末字"揣"用得精妙,既表现玉兔将人间记忆珍重收藏的姿态,又暗含时时回味之意。
全诗通过神话意象与人间烟火的对比,以28字完成从仙界到凡尘的情感跨越,寄托了人们对世俗温暖的永恒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