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正能量》栏目 正义 路遥 发自鄂州:这几天,家住鄂州市的市民余维阁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自己在一家装饰公司打工的辛苦工资不敢打到自己的银行卡上而发愁!因为在一个月前,接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武汉分公司的电话告知自己因为没有继续续保该公司的一份保单,导致银行卡被冻结,只要银行卡上有一分钱都会被自动扣款,如果再不续保,面临有可能被起诉,从而引发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纳入失信人名单。

面对自己的遭遇,原本没有血压高的他,血压上升,心力交瘁。每天精神恍惚,昼夜难眠……
老余仔细想想,原来是2024年某天他的好友通过武汉人寿保险公司去越南旅游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多了几个旅游名额,帮他报名去了旅游。
谁料几天后,该公司的两名女业务员业务员陈会、劳婷婷,从武汉来到鄂州,作为东道主尽到地主之谊,见已到午饭点,老余出于礼貌在一家餐馆款待邀请俩人,加之好友一起,相谈甚欢,推杯换盏,酒过三巡,其中一位女业务员问老余手头上有保险合同没有,老余出于礼貌就说自己购买了一份鄂州市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已经到期。接着,这位业务员就说你拿来我看看,帮你办理我公司的最新款分红险,在美女业务员的花言巧语引诱下,加之酒精烧脑的他,听说有这等好事,自己不用交费,而且自动转为武汉分公司的一款分红险,酒过三巡他连忙回家把自己的一份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鄂州的保险合同交给了这位女业务员的手中。大约几天后,老余攥着那份泛着油墨味的保险合同,盯着“分红型终身寿险”几个烫金字眼,后颈的冷汗把衬衫领口洇出一圈深灰。几天前在银行遇见的那位西装革履的业务员,此刻的笑脸在记忆里突然变得模糊不清。
面对“躺着赚钱的养老单”,老余心里暗自高兴开心,心里想不用掏钱,就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保单,而且是分红险。比银行理财划算多了,还带身故保障。他告诉老伴就等着分红现金。
藏在小字里的陷阱。然而好景不长,今年春节一过,自己的银行卡被自动冻结了,紧接着就是来自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武汉分公司的催缴续保费电话不断,让他心灰意冷,老伴得知这件事后也非常气愤,经常是和他闹别扭。
如是老俩口拨打保单上的客服电话,接线员用公式般的语气回复:“经查询,您购买的是分红险,收益演示非承诺性数据。如需退保,当前现金价值为几万元,会有一定损失。赶快续保费,否则会引发一场官司…”


今年春节后,老余在朋友的帮助下,老余在一家装饰公司打工,可是到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他为此没有领到自己的工资,反而是与那位业务员沟通,打电话联系解决问题,不料遭遇消失的业务员与踢皮球的公司。他的老伴就给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武汉分公司打电话核实,对方告知,自己签名,退保是不可能的…这下老俩口恍然大悟,如是把保单打开一看,发现签名字的不是老余的笔迹。接下来的两个月,老余夫妇俩成了保监会投诉热线的常客。在第7次催促后,他终于收到保险公司的回复:业务员存在“口头表述不严谨”,但合同签署过程合规,无法支持全额退保诉求。“不退保要续缴纳保费?”气的他一时血压上升,每天精神恍惚。
一连几天,老余先礼后兵,都是主动给业务员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武汉沟通,谁知都是相互踢皮球……
接到投诉后,本栏目新媒体就此事咨询了鄂州市一家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说:保险消费需警惕“高收益”“保本”等模糊宣传,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留存沟通记录。如遇销售误导,可向银保监会投诉维权。这份保单纯属个人引导误导消费者,业务员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冒充消费者签订合同,纯属诈骗行为,应该引起公司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决不能出现这样欺骗消费者行为发生。关于老余被骗保一事,本栏目将作跟踪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