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李从珂携传国玉玺自焚
作者:李铁
李从珂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养子,他本姓王,母亲是魏氏。李从珂自幼跟随义父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过不下数百场战斗,为灭梁兴唐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后唐庄宗李存勖和义父的器重。他因战功卓著,不断升迁,是后唐所有宗室中,最有实力和威望的将领。
长兴四年(933年),后唐明宗驾崩了,皇三子李从厚继帝位,是为后唐闵帝。但李从厚的战功、军事实力和威望都不如李从珂,他登基后,对弟弟李从珂十分忌惮,于是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通过“调虎离山”的方式,解除李从珂兵权,然后对他实施抓捕。李从珂洞悉朝廷的意图先下手为强,在应顺元年(934年)二月举兵反叛,并打出了 “清君侧”的旗号。
后唐闵帝得知李从珂反叛,立刻委派大军十多万包围了凤翔。然而,围城官军受李从珂的蛊惑,纷纷在阵前倒戈。解除包围后,李从珂火速挥师东进洛阳抓捕李从厚,他许下承诺,凡跟随他进入洛阳的士兵,每人可以得到100缗的赏钱。 因为贪图奖赏,李从珂的士兵自然卖力作战,一路上势如破竹,仅用了1个多月便迫使后唐闵帝逃往卫州避难。应顺元年(934年)四月,李从珂率军进入洛阳,随即被群臣拥立为帝。数天后,李从珂又命人在卫州绞死了后唐闵帝。
但登基后,李从珂并没有多少钱,为兑现当初的承诺,他对京师商贾富户、平民百姓进行大肆搜刮,导致洛阳城内怨声载道。然而即使挖地三尺,把宫中值钱玩意全部变卖,李从珂也凑不够赏钱,不足部分只好赖账。 将士们对他的赖账行为极为不满,李从珂尽失民心、军心。
他手下兵精粮足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虽然态度相当恭顺,但李从珂如芒在背,为了彻底消除这个隐患,他决定把石敬瑭调往外地,趁机削夺其兵权。
石敬瑭洞悉李从珂的心思后,公然抗拒皇命,并公开质疑李从珂即位的合法性,对外扬言应由李从厚的弟弟许王李从益即位。李从珂闻讯后大怒,派重兵进攻河东,讨伐石敬瑭。
面对着汹汹而来的十多万官军,石敬瑭自知不敌,派使者紧急前往契丹求援,并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沙陀故地表示臣服,每年进贡,以儿国自称。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对石敬瑭的条件相当满意,于是亲率5万精锐骑兵南下驰援,与河东兵一起大败唐军于团柏谷,杀伤1万多人。经此一战,后唐军队精锐尽失。
这场战斗结束后,石敬瑭兵锋直逼洛阳,李从珂虽然勉强御驾亲征,但尚未跟敌军接触,便仓皇逃回京师。没多久,各藩镇也纷纷投降石敬瑭。
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敌军前锋部队已抵达洛阳城下,城内顿时乱成一锅粥,而守城唐军的士气异常低落,不断有出城投降者,李从珂自知大势已去,因为不愿被俘后受辱,于是携带着传国玉玺,同曹太后、刘皇后及皇子李重美等人自焚于洛阳玄武楼,后唐至此灭亡。
李从珂最终举火自焚 石敬瑭进入洛阳后,假惺惺地为李从珂挤出几滴眼泪,命人收敛他的遗骨,埋葬于徽陵(后唐明宗的陵墓,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送庄村东南1公里处)以南。由于李从珂死后没有谥号及庙号,因此史家往往称呼他为末帝或废帝。在漫长的帝制时代,主动殉国的亡国君并不多见,而像李从珂这样以极为惨烈的方式离世者,更是绝无仅有。
公元936年,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担忧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便下达圣旨将石敬瑭调任天平节度使,以此来削弱石敬瑭手中的兵权。而石敬瑭见李从珂对自己动“真格”的了,便决定与李从珂撕破脸皮,不再奉李从珂为主。 当时,石敬瑭不仅拒绝调任,还上表昭告天下,说李从珂的这个天子之位来的并不合法,天子之位理应由许王来承袭。 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在看到这个昭告天下的上表之后,龙颜大怒,将这个奏表撕的粉碎,然后当即下旨,免去了石敬瑭所有的官职,还派遣麾下大将张敬达集结重兵攻打石敬瑭。
而石敬瑭见强军来袭,非常惶恐,当即派人去往契丹处,表示只要契丹出兵驰援,自己愿意向契丹割地称臣。
契丹主见有利可图,便派麾下大将统帅五万契丹精兵驰援石敬瑭,随后,石敬瑭在契丹援军的配合之下,在团柏谷处重创后唐军队,扭转了整个局势。 石敬瑭取得大胜后,便乘势南下,直捣后唐国都洛阳城,而在洛阳城皇宫之内的李从珂听闻这个消息后,十分的绝望,选择整日饮酒作乐,不问政事,而洛阳城沿途的后唐将领听闻李从珂意志消沉,坐等灭亡的消息后,便纷纷主动率军归降石敬瑭,使得石敬瑭与其大军并没有在沿途遭到任何阻力。
而洛阳城内,李从珂见自己已是众叛亲离,亡国已成定局,便带着曹太后,刘皇后以及一众皇子登上玄武楼,在绝望无助中自焚而死。
李从珂死后,石敬瑭领兵进了洛阳城,听闻李从珂自焚而死的消息后,不由的扬天长叹一声,然后命兵士去往皇宫收殓李从珂的遗骨,将李从珂的遗骨安葬于徽陵以南。
如果我们翻看史料就会发现,这位自焚而死的后唐君主李从珂不仅是后唐的的最后一位皇帝,还是历史上唯一靠哭鼻子得皇位的君主,那么李从珂是怎样依靠哭鼻子成为后唐的天子呢?
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 李从珂本姓王,出身于一个平民之家,自幼父亲早逝,在母亲魏氏的抚育之下长大,公元985年,李嗣源率军攻取平山,李嗣源在领兵入城之时,遇到了样貌出众的魏氏,便心生爱慕之心,便派兵直接将样貌出众的魏氏掳走,纳为自己的妾室,而她所生的儿子就这样顺利成章的成为了李嗣源的养子,并被取名为李从珂。 李从珂成为李嗣源的养子后,便在养父李嗣源的教授之下,习得一身刀剑棍棒之术,在多次战事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成为李嗣源手下一员骁勇善战的“悍将”。
公元923年9月,李从珂跟随养父李嗣源率领麾下精兵强将,配合唐庄宗李存勖一举攻下了汴州城,战后论功行赏之际,唐庄宗李存勖将李嗣源以及李从珂叫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后对着二人大加称赞地说道:朕能够恢复这大唐的江山,都是你们父子二人的功劳啊! 随后,唐庄宗李存勖便将功绩赫赫的李从珂任命为卫州刺史,以此来表彰他的功绩,而李从珂也至此跻身于后唐名将的序列之中。
穷途末路时,一哭得天下 公元926年4月,洛阳城发生兵败,唐庄宗李存勖身死人手,李嗣源则在收拾完残局,即位称帝,是为后唐明宗。 李嗣源称帝后,将作为养子的李从珂封为为潞王,以此来表彰他多年来对于自己的“忠心不二”。
公元933年,后唐明宗李嗣源病逝,五子李从厚即位称帝,是为后唐闵帝,李从厚即位之后,对于手握重兵的潞王李从珂十分的忌惮,生怕潞王李从珂拥兵自重,起兵谋反,于是便开始有意无意的打压潞王李从珂,使得潞王李从珂的处境堪忧。
李从珂对于李从厚的步步紧逼十分的不满,便将麾下的将士召集到一起商议对策,李从珂麾下的部将对李从珂说道:潞王,现如今天子年幼,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朱弘昭,冯赟二人的手中,而潞王如果离开苦心经营的凤翔城,必定会处处受制于人。
李从珂听后,下定决心起兵反叛,与后唐闵帝李从厚争夺天下,而后唐闵帝李从厚这边,听闻李从珂起兵谋反的消息之后,便命王思同集结重兵攻打李从珂的大本营凤翔城。
当时的凤翔城无险可守,而王思同手上的兵力可谓数倍于李从珂的军队,这就使得战事的初期,王思同率领的军队轻易的就攻上了凤翔城的城头。
而李从珂眼见局势于己不利,便将自己身披的铠甲脱掉,然后露出一身的伤疤,大声的对麾下的将士以及正在攻城的后唐军队哭诉道:想我打小就跟着先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才有了这眼前的大好河山,而现如今,天子李从厚宠信奸臣,对我这样战功赫赫的功臣进行猜疑,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究竟犯了什么错啊! 李从珂的声泪俱下,令攻城的后唐军将领顿时动了恻隐之心,纷纷临阵倒戈,选择支持李从珂,这就使得李从珂得以由攻转守,一举瓦解了后唐的来犯之敌。
随后,李从珂趁势率军东进,直捣后唐国都洛阳城,而后唐闵帝李从厚则是仓促命沿途的后唐军前去抵御李从珂的攻势,岂料,这些沿途的后唐军将领早就对后唐闵帝李从厚心生不满之心,纷纷归降李从珂。
而后唐闵帝李从厚见大势已去,便仓促出逃,最终在卫州被李从珂派去的使者给勒死了,李从厚死后,李从珂成为了后唐新的君主,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结局并没有比后唐闵帝李从厚好到哪里去,在公元936年,藩镇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借助契丹人的帮助,击溃后唐军的主力,对后唐都城洛阳城形成了围攻,而面对这个局面,无论李从珂如何痛哭,奇迹也不会再次上演,李从珂只能够在绝望中选择自焚而死!
应顺元年(934年),李从珂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后唐大军包围凤翔,李从珂亲自劝降旧部羽林指挥使杨思权、都指挥使尹晖,战争形势逆转,后唐军队大败。李从珂攻入洛阳,即位称帝,改元清泰。
清泰三年(936年),李从珂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意图削其兵权。石敬瑭拒不从命,起兵反叛。为对付后唐军队,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称臣,获得契丹军队的支援,击败前来讨伐的后唐军队,随后出兵洛阳,面对压境强兵,麾下诸将纷纷投降。李从珂登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