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福遇对我说梦圆
文/明社(新疆)
夜曾告诉我
说我喜欢星光闪耀
因为
每一颗烁闪的特显诙谐中
犹如眸心舞动的雀之跃
格外的
像一个旧人身影
和那试图
想要逃亡的急切眼神
满怀期眸的稚许
多像看我时
那曾
年轻得
让人妒忌又艳羡的青春从不迷茫和笃定从天籁来
神似那个
等我在窗下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的有情传神
表情绝绝的饥饿
如落荒而逃的西北狼王
从天黑到晨阳初现
梦里的场景
恍如隔世
那用眼泪承认的秋雨
撑过夜
似逃过一次次冷漠无情
飕飕暮雪的凝香
携那玫瑰酒红
染了生命中全部的语嫣和期待满怀的凄美拾忆
续我那十五的月圆
多像你
丰硕和满额笑的微甜
羞涩
干净
单子一如白天衬显蓝天
似天穹之无限深邃光
看傻了
一颗颗呆了迷茫了的星
喜了爱了从了我这生与善良的你福遇结缘
2025-04-23原创首发
诗评
诗评:在梦幻与现实的褶皱里打捞时光的琥珀
明社的这首诗如同一幅氤氲着朦胧雾气的油画,在"梦圆"的主题下展开了一场关于记忆、情感与时空的私密对话。诗人以独特的意象编织和跳跃的思维脉络,将个体生命体验转化为具有普遍共鸣的情感符号。
意象的炼金术
诗中"星光""雀之跃""西北狼王""玫瑰酒红"等意象构成奇幻的隐喻系统:星光既是现实的物理存在,又是记忆中"旧人身影"的情感投射;"西北狼王"的饥饿感被赋予拟人化的迫切,暗喻情感需求的原始张力;"玫瑰酒红"则以色彩的通感,将抽象的期待染成可触碰的具象。这些意象打破常规逻辑,在矛盾碰撞中产生新的语义场,如"眼泪承认的秋雨",让自然现象成为情感的同谋者。
时空的折叠术
诗歌在"夜—晨阳—十五的月圆"的时间链条中穿梭,又在"窗下从天亮到天黑""天穹之无限深邃"的空间维度上延展。过去(年轻的青春)、现在(梦里的场景)、未来(福遇结缘)在梦境的褶皱里交织,形成类似博尔赫斯式的环形时间结构。"恍如隔世"的不仅是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更是生命不同阶段的情感断层,而"月圆"作为永恒的意象,试图弥合这种断裂,成为连接记忆与期待的时空锚点。
情感的复调叙事
诗歌表层是对"旧人"的怀念与对"福遇"的期许,深层却涌动着多重情感的复调:"妒忌又艳羡的青春"里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冷漠无情"与"凝香"的对比暗含情感创伤与治愈的博弈,"羞涩/干净"的白描中交织着初恋的纯真与历经世事的沧桑。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如同"天穹之无限深邃光",既让人"看傻了",又在"呆了迷茫了"的恍惚中,窥见人性中最本真的渴望——对纯粹情感的永恒追寻。
语言的陌生化探险
诗人拒绝常规的语法秩序,通过词语的非常规搭配制造阅读的"阻滞感":"表情绝绝的饥饿""撑过夜/似逃过一次次冷漠无情""语嫣和期待满怀的凄美拾忆"等表述,以语法的"错位"迫使读者重新审视词语间的潜在关联。这种陌生化处理,如同给日常情感蒙上一层磨砂玻璃,既模糊了具体所指,又让抽象的情愫获得了更具延展性的审美空间。
整首诗如同一枚时光的琥珀,封存着记忆的碎屑与情感的流萤。在梦幻与现实的交界处,诗人以诗性的语言为棱镜,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光谱——那些关于遗憾、期待、追寻与救赎的永恒命题,终将在"福遇"的微光中,完成对生命圆融的诗意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