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青州李清照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邹卫平
(2025年4月19日)
我与青州缘分深,可称半是青州人。阳春三月,应邀来参加这次“首届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非常荣幸!用易安词句来表达最为合适:“山光水色与人亲”,“归来着意过今春”。与诸位同道乡贤分享三点感受:
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是个平台和品牌的世代。互联网、一点一路、百度、淘宝,“抖快微红”(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等都是平台和品牌,甚至DeepSeek也可称是升级版的大语言模型平台和智能品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1084-1155)曾在青州度过了她一生近三分之一而且是生活、创作等方面最顺遂惬意的时光。所以,李清照是青州城市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人文资源和靓丽文化品牌。而诗词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最璀璨的明珠。青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把这两者融合起来,继创办于2003年,已成功举办了22届的“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之后,又创建了“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这一文旅融合效应大、行业关联度高、易于串珠成链的文化品牌、综合平台,切实可行,非常高明!整个活动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持续时间虽然不长,但高点起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接地气。既有“清照杯”全国诗词大赛的相关活动,又有专题学术讲座、研讨交流,还有专题书画展等社会文化活动。上述各类单项活动,也不失为可持续做强的专题文化平台和文化品牌。这些不仅有利于“清照文化”和青州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效应放大、传承发展、普及提高,对促进和加快青州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高质量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实践证明,潍坊和青州富有打造大型高端地方文化品牌的集体意志、运筹能力、丰富经验、超常韧劲和信美情怀。例如,已创办26年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简称“菜博会”),已连续举办42年,位列“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展会”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功举办22年的“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等。这在全国其它地方并不多见。相信有青州市上下一志的决心和努力,“首届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一定会初战告捷,今后也一定会长期坚持,越办越好!
二、今年适逢李清照逝世870周年,“首届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的成功举办,既是地方政府与学术机构、社会团体之间主办单位的结合;也是各自不同职责、角度、诉求、愿景的融汇打通,同频合力;更是文化平台、活动品牌建设的优势互补,彼此赋能,多向奔赴。这与高等院校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四大功能也是契合的。
1992年8月,在地方行政和相关院校共同努力下成立的“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在《章程》和学会基因里本就深植有学术文化服务社会的内容和传统。学会建立后的33年来,历届都坚持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交流、教育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实践,并在这方面屡创佳绩。这次学会与青州携手举办的“首届李清照诗词文化周”,是继2023年与甘肃康乐共同举办“首届稼轩文化高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创新突破。建议藉此双方建立更可持续的合作关系,与济南等其它地方有关市区县、高等院校、社科机构等一起形成清照文化传承弘扬、研究交流的使命运共同体。还可以从加强与青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编撰工作和支持新设立的“青州李清照文化研究会”等切口合作。比如,将“首届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相关资料和“青州李清照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交流成果,尤其是各地专家学者为青州营造“清照文化”环境所提建议等,汇集成册,以青州政协“三亲”文史资料书籍形式编辑出版,传诸后世。
三、当下已进入AI快速融入千行百业的智能时代。学术研究领域和地方文化建设同样也不例外。王兆鹏会长日前在知网首发的《DeepSeek与文科学术的未来》一文,提出了当下学术研究生态面临的四方面改变:一是学术思维赋能;二是网状聚合检索;三是研究方法计量化、高质量化加速;四是研究内容可视化。颇富前瞻性、现实性、可行性。建议学会与青州的合作中也可以切入。例如,借助DeepSeek对李清照词作中使用的高频字、名词、意象排序,就可以梳理出易安词与青州及“花博会”许多关联密切的信息:关于李清照词作中使用的高频字、名词及意象,可梳理出以下排序:单字使用频率排名第一的就是“花”(28次);典型意象排名第一的也是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