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与 书 相 伴
文:吕亚茹
主播:平 安
音频审核:桃 子
编辑制作:彭 佳
读书始寂寞,寂寞更读书。这么多年陷在文字的蛊惑中难以自拔,静下来反思自己,竟也没有丝毫的后悔和遗憾。
旅法女作家赵淑侠有一篇文章《文艺误我三十年》,讲述的是三十年来自己如何与文字纠缠的苦乐滋味,读到这篇文章时,不是文字,而是标题先就让我吃了一惊,好象有什么东西在我心里撞了一下,回望自己,我爱文字已近五十年了。
小时候的我是难得见到一本书的,见到了便如获至宝,真真如饥似渴的读起来,而我能够看到的书,好象除了《富春江画报》,再就是《连环画报》。就这些画报也还是为艺术而痴狂的大哥用省下午饭的钱买下的。不过这些画报里期期都有名著短缩,而且图文并茂,我就在童年先读了短缩的《第十二夜》,《悲惨世界》,《羊脂球》,《双城记》,《巴黎圣母院》《简.爱》《高老头》、《红楼梦》、《西厢记》、《呐喊》、《为奴隶的母亲》、《月牙儿》《黑骏马》等诸多中外名著,成年后才又一一完整的读完了它们。
读到的第一本完整的名著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虽是一本儿童读物,书里却用的全是繁体字,对于只有十一、二岁的我简直就是费劲又吃力。可是我仍然喜悦的读完了它,有不太认识的字一顺也就顺明白了,读完之后我久久的被汤姆顽皮的言行和举止所陶醉,欣然兴奋之下我竟决心把整本书一字不落的抄写下来。于是我找出家中一本厚厚的母亲让我当练习册用的旧帐本每天放学后抄呀写呀,也不知历时多久,一本对孩子来讲真不算太薄的儿童名著被我在十五度灯微弱的光照下抄完了,我的近视眼和这好象也不无相关。我抄写的另一本书是《嘉尔曼》。那时上中学了,在原稿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字迹越来越潦草,后来自己都要认不出来了。
长大后我读书和购书几至成癖又上瘾的程度,无论书市、书店、书摊,只要见到自己喜爱的书,不管手头松紧,我都会不顾一切的买它下来,心里还安慰自己,以后吃饭少一些也就是啦,可是每次我饭也没真的少吃一粒。
有一次我在商场看到一件大红的汉服小袄,发了工资兴冲冲的去买,幻想着穿在身上会有多漂亮。衣服的确很漂亮,可那是我三分之一的工资,想想算了就转去了书店。
书店就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哪一本都舍不得放下,结算时六本书比那件没舍得买的汉服小袄还贵。安慰自己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那些年,读书真是我每日必修的功课,只要在任何闲暇时手边没书我都会坐立不安心神空荡的没着没落,晚上睡觉时更是枕边一摞书“三更有梦书当枕”,想读哪页读哪页。
如今我的书已有两千余本,前几年搬家着实费了我不少的心力和体力,等书上架后,突然觉得那些在我看来个个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它们早已融汇到我的心思意念中,那种文字外在的形式与我已不太重要了。
现在文学的书已经很少买了,买回来的都是一些有实用性的字帖。
读书,开悟了我的愚顽,使我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生的种种,然而我当真因读书而寂寞,也幸好有书慰籍着我,让我一生有书相伴。



名片制作: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