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妻子逛街
李树全
核心提示: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流传起这么一句话:女人花钱如流水。话外之意说明了女人花钱多、快、考虑少。对工薪阶层已婚男同志来说,最怕的是陪妻子逛街,因为逛街不仅无聊,而且是要花钱的。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流传起这么一句话:女人花钱如流水。话外之意说明了女人花钱多、快、考虑少。对工薪阶层已婚男同志来说,最怕的是陪妻子逛街,因为逛街不仅无聊,而且是要花钱的。而我的妻子就有这个爱好,常逛街。哪个地方卖什么东西,她能说出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只要她看中的,就一定会想方设法买回来。最令人头痛的是:有时一逛就是几小时。特别是对新款式的女式服饰,盯住一件反复看:正看、翻看、侧看、上看、下看。既希望完美,又希望找出点什么破绽。然后,穿上试一试,看是否合体、美观、大方、高贵。时间一长,家中几乎成了“博物馆”,不知是中年妇女的共性,还是她个人的嗜好。有几次陪妻子逛街,就有几次疲惫之感。一是怕花钱,二是怕熬时间,三是怕被抱怨不上心。男同志,到了中年,孩子大了、操心少了,应该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找个朋友聊聊天,打打牌,爬爬山等活动,非常有趣,不愿意时常被妻子拴在裤腰带上,走上街头瞎逛。但有一次特殊的逛街经历却改变了我的观点。
那是2008年2月的一个星期天上午,天气晴朗,气候宜人,我在家中无所事事。妻子问我有无活动计划,我说没有。她说:“老太太(指我母亲)八十四了,今年是本命年,给她老人家买衣服去,怎样?”我略加思考,欣然同意。心想:现在年轻的儿媳妇想着农村婆婆的人愈来愈少,这种孝心应该鼓励和发扬。妻子只要有这份孝心,即使是打着给老人买衣服的幌子去逛街,我也要积极配合。从女性角度讲,妻子要丈夫陪着逛街,一方面是显示在家中的地位,万一遇到熟人面子上好过得去;另一方面是不孤独,有安全感。妻子见我同意,立即换上裙子,穿上皮靴,涂上口红,在镜子前打扮一番,俨然像待嫁的女人,也真正应验了“马是鞍装,人是衣裳”这句名言,让人看了比较舒服。我们挎着胳膊向大街走去,有点像新婚的情侣。由于我平时不常逛街,对哪里卖老年服装以及价格、质量、款式等一无所知。妻子领到哪,我就跟到哪。由于每个商店的进货渠道不同,款式也各有千秋:有长的、短的;有唐装、清装;有西装、现代装……。店内的服饰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那些身着各种服饰的模具,身材修长,发型优美,面容可掬,个个栩栩如生,像仙女下凡,美丽动人。你向前走,它向后移。形成了一组组优美的动画,使人有一种飘飘然之感。我们看完一件又一件,反复对比,力求找到最佳服饰,让老人穿上体面,心里满意,也算是儿女们的一种荣耀。在妻子挑衣服的空隙,我仔细端详了各种各样的服装。从图案、样式、衣料上看,这些衣服凝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服饰文化的底蕴,真是丰富多彩,让人大开眼界,如果不是这次陪妻子给老人购衣服,就了解不了民族的服饰文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走到青年路一家商店,我们终于选到了所要的衣服。我看了一下时间,从出门到买完衣服,花了两个多小时。但是以前逛街那种疲劳感、厌恶感,却荡然无存。这是一次巨大的收获,可以说是精神和物资上都满载而归。
在回家的路上,还另有收获。也许是逛街时间长的原因吧,我们都有些饿意和疲惫,妻子回家的意愿比我更强烈。她走前边,我随其后,我们二人的间距大约是一米六八。这无意中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旋律,那就是“一路发”。现在是市场经济,不光发财,还要发展事业,发展自我。路上的自驾车在身边不断驶过,车型、款式新颖大方,招人喜爱,一年比一年多了。行人中多半是女人,不论老少,个个喜气洋洋,穿戴合体,尤其是年轻女子花枝招展,比较时髦,在南来北往的人流中,显得非常和谐。这时,如果迎面走来一位漂亮的女子,你无意中多看几眼,再献上敬佩的目光,立刻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引燃她兴奋的火花,露出美丽和骄傲的笑容。你若在擦肩而过时,回头再看一眼,便使她心中顿时增添了几分自信和美意,对方会留给你一个甜蜜的微笑。世上此时此刻唯我独美。她的微笑也留给了男士们的无限遐想。这不是一种最大的社会美吗?!倘若一男子遇到年轻女子看你几眼,也会留下一种甜蜜的回忆,也会在妻子面前增添一种男子汉气概。这里,我提醒一下男士,看女人时,看服饰、脸蛋、发髻、线条、姿态都可以,但对于敏感部位是不要看的。另外,就是不要傲视他人,不要盯着看人。且不说是生人,就是熟人也会引起一些误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陪妻子逛街的往事,久久不能入睡。感想较多:
感想之一,陪妻子逛街,是增加夫妻感情的纽带。平时,两个人白天都上班,不在一起,晚上回到家,忙着做饭、看电视连续剧。两人之间交流少,共同做事情的时候少,何况有时因家庭琐事争吵,影响了夫妻感情。陪妻子逛街,看似小事,其实是尊重女性,克服大男子主义,男女平等的表现。作为丈夫,要多关心妻子。因为女同志平时在家做出的贡献较多,很辛苦,陪妻子逛街是满足妻子心理需求的方式之一。
感想之二,能充分了解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看到的资料,与亲身看到的现实生活不大一样。现实中有一种实在感、体验美。从服饰的变化,就能看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百姓的安居乐业。自然会增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对于增加热爱单位,勤奋敬业,乐于助人的激情,裨益匪浅。
感想之三,能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我们给老人买衣服花不了多少钱,却是表达我们年轻人孝心的一种方式。在买衣服时,不论销售员,还是购买者,听说儿媳给农村八十四岁高龄的婆婆买衣服,都投来赞赏的目光。用我们的孝心也会感化那些不赡养老人,争分老人家产的不孝之子,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微薄之力。自2008年起,国家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阴历年放假,是提醒人们不忘前辈,不忘历史,不忘民族传统的有意举措。今天陪妻子逛街给母亲买衣服,不仅锻炼了身体,了解了社会信息,增加了夫妻感情,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婆媳间的真情,和谐了家庭,也和谐了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的和谐,才会换来社会的稳定,减少各种犯罪,实现安邦治国。
感想之四,能增添一种美德感受。在路上看到的老老少少,他们的文明语言,文明行为以及服务员的热情服务,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也增添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的水准。倘若一个人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很少与外界接触,他就体会不到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没有这种美的享受,就会对社会少一份爱。有些人老是看着别人不顺眼,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没有美感。长期下去就造成关系紧张,甚至做出违法行为。所以,人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审美,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更好地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
我想着想着,渐渐进入了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