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理论光辉永驻心田
——江苏省委党校83级理论班
毕业四十周年礼赞
(抒情散文诗)
张金坦
江苏省委党校83级理论班毕业已经四十周年!特作此诗,与全体同窗共贺共勉,以示纪念。
(一)
1983年的秋阳,
将九十一张录取通知书,
镀成真理的徽章。
三十多岁的行囊,
装着《共产党宣言》,
和那沉甸甸的神圣信仰。
(二)
阶梯教室的晨光里,
粉笔灰在辩证法的轨道上飞扬。
老师们用《资本论》的钥匙,
为我们打开,
世界人类解放的门窗。
(三)
宿舍楼的灯光,
总在子夜与星光对望。
争论的声浪惊醒了梧桐,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种子,
播进年轻思想的土壤。
(四)
1985年盛夏,
毕业证书上的烫金镰锤,
割开各自奔赴的远方。
有人带着《实践论》,
走向希望的田野;
有人揣着《矛盾论》,
走进沸腾的机关、厂房。
(五)
四十载春秋,
在江苏大地的考卷上,
我们用生命作答: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不是毕业时的誓言,
而是用白发,
写就的奋斗诗行。
(六)
十周年相聚,
我们把第一根白发,
称作真理的勋章;
二十周年重逢,
酒杯里荡漾着,
改革开放的波浪;
三十周年相拥,
老花镜后面,
依然闪烁着,
人生理想的光芒。
(七)
如今我们步履蹒跚或带着拐杖,
来赴最后的约会。
老脚踏过梧桐叶,
沙沙作响——
多像当年,
我们翻动书页的声响。
(八)
让我们再唱一次,
《国际歌》的旋律。
让近八十岁的嗓音,
震颤出,
三十多岁的激昂。
看呐!
紫金山的晚霞,
正把我们,
镀成,
一座座,
金色的永久塑像。
(九)
别怕道别的泪水,
会打湿衣裳。
马列主义的理论火种,
已在我们血脉里,
永远,永远,永远,
滚烫!
2025.4.23晚于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