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映盛世的瑰丽气象
——评朱则平《咏牡丹》
安徽东至三中 金成道

《咏牡丹》以拟人化笔触重构牡丹神韵,巧妙融合李唐风韵与自然灵秀,将花姿升华为倾国佳人的美学符号。通过色彩、动态、香气的多维铺陈,成功构建出"花即盛世"的隐喻空间,在对仗工整的古典框架中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咏牡丹
安徽东至 朱则平
牡丹绽放醉春光,裁翦流霞作绣裳。
玉面含羞倾国貌,风姿飘逸贵妃娘。
蜂钻花海醇浆酿,蝶舞芳丛采粉狂。
华贵雍容香四溢,人间美景胜天堂。

首联"牡丹绽放醉春光,裁翦流霞作绣裳"以动态意象开篇,"醉"字赋予春光以人格化的陶醉感。"流霞作绣裳"运用通感修辞,将晚霞的流动感与织锦的触感相融合,创造出超越视觉的复合美感。用"裁翦"这一匠作术语比拟自然造化的精妙。

颔联"玉面含羞倾国貌,风姿飘逸贵妃娘"双典并用,既取《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古典美人意象,又化用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的互喻手法。贵妃意象的引入暗合牡丹"花中之王"的尊贵地位,将植物审美升华为人格化审美,形成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颈联"蜂钻花海醇浆酿,蝶舞芳丛采粉狂"以工笔细描构建生态图景。动词"钻"与"舞"形成动静对照,前者精准捕捉蜂群采蜜的执着姿态,后者摹写蝴蝶翩跹的韵律感。"醇浆酿"三字既实写花蜜之甘美,又暗含"酿春"的诗意想象。

尾联"华贵雍容香四溢,人间美景胜天堂"收束全篇,用"香四溢"打通视觉与嗅觉的通感壁垒,使牡丹意象突破平面化呈现。结句以人间天堂的比照完成意境升华,创造积极向上的审美体验。

整体对仗虽工整,但“含羞”对“飘逸”不妥;"醇浆酿"对"采粉狂"、“倾国貌”对“贵妃娘”词性搭配不够严谨,建议改为

玉面娇羞倾国貌,风姿飘逸醉妃娘。
蜂钻花海醇浆润,蝶舞芳丛仪态狂。

当然,瑕不掩瑜,诗歌在古典对仗框架中注入鲜活生命力,整体勾勒出"花映盛世"的瑰丽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