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暨
毛主席接见15军赴京调演战士演出队60周年
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2025年4月20日,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暨毛主席接见15军赴京调演战士演出队60周年文艺演出在武汉市人民剧院圆满举行。

全场节目链接请访问铁马豪歌美篇
主题演出全景回放(一)
主题演出全景回放(二)

当年,15军官兵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勇敢奔赴朝鲜战场,在上甘岭战役中一战成名。为缅怀15军战士,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副会长肖平、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副会长、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之子刘煜滨及其夫人,抗美援朝志愿军首任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及夫人、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副秘书长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侄女林英,原15军军、师首长的后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退役军人、省、市文化艺术团以及武汉市民参加了这次活动。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副会长肖平致辞)
(主办方当年十五军四十三师赴京调演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战士演出队老兵代表章仲林致辞)
活动以诗朗诵、歌舞、民乐合奏、二胡独奏等多种形式重温峥嵘岁月,其中,武汉市老干部艺术团原创《志愿军之歌》诗朗诵作品赢得满堂掌声。

跨越甲子的精神传承:
从抗美援朝到新时代文艺舞台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洗刷百年耻辱、打出国威军威,让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的神圣一战。这场战争的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血肉之躯铸就“立国之战”的胜利丰碑;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亲切接见15军赴京调演战士演出队,对文艺战士为前线鼓舞士气、凝聚民心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2025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武汉市以一场融汇艺术与记忆的主题活动,将跨越75年的家国情怀与60载的文艺使命紧密相连。
演出集结了重磅团队,来自武汉市梦想民乐管弦乐团、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武汉市歌剧舞剧院、武汉音乐学院等海内外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共同用艺术作品致敬志愿军。演出从《志愿军战歌》开始,前奏刚刚响起,全场观众一同起立,与台上嘉宾共同合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洪湖水浪打浪》《红军哥哥回来了》《游击队之歌》等表演,瞬间把观众的记忆拉回从前,大家有的随着演员一起跟唱,有的随着音乐打起节拍,共同缅怀先辈,纪念传承。
武汉市老干部艺术团原创的《志愿军之歌》诗朗诵作品将演出推向高潮,该作品以铿锵的韵律和澎湃的意象,抒发了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诗中将士们的豪迈步伐和赤诚誓言,交织着对故土的深情守护与对正义战争的凛然正气。那些"跨过鸭绿江"的身影,在风雪与炮火中化作民族精神的丰碑,既饱含视死如归的壮烈,也闪耀着国际主义的光辉,每个字句都是热血铸就的进行曲。
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负责人表示:“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召唤。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形式,让抗美援朝精神在和平年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以艺术之名致敬英雄:
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深耕红色文化
在建团100天的重要时刻,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力量,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以饱满的热情和崇高的敬意,献上了精心筹备一个多月的原创朗诵作品——《志愿军之歌》。这支由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艺术团,以铿锵有力的声音、真挚深沉的情感,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家国情怀。作品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再现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的壮烈场景、长津湖冰雕的悲壮惨烈、上甘岭战役的浴血坚守,以及“最可爱的人”背后的家国大义。团员用声音传递历史,用朗诵致敬英雄,在“军旗飘扬 守护和平”的豪迈诗句中,展现了老一辈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场朗诵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新时代的人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参演的40余名团员中,有十余人父母曾亲历抗美援朝战场,他们眼里噙着热泪,心中满是缅怀和追忆。当朗诵到“保家卫国,巍然屹立”时,台上十余位老同志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泛起泪光。他们的父母曾跨过鸭绿江,在枪林弹雨中书写英雄史诗,而今儿女站在舞台上,用声音重走父辈的征程。一位白发苍苍的团员攥紧拳头,仿佛看见父亲当年在长津湖风雪中坚守的身影;另一位团员声音哽咽,母亲战地护士的故事在她脑海中清晰如昨。台下观众静默无声,许多人悄悄拭泪,历史的烽火与当下的感动在此刻交织。朗诵尾声,全体团员昂首挺胸,齐声高呼“至死不渝,永远追寻!”,那不仅是诗句的延续,更是一代代人信仰的传递——英雄的精神,从未远去。
一位艺术团成员、志愿军后代动情道:“一次夜晚敌军狂轰乱炸后,我父亲接到命令到前线抢救伤员,他在烧焦的战场上逐一寻找伤员,但都没有回应,不知找了多久,总算有个人‘嗯’了一声,我父亲迅速把他背回医护站,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伤员竟然是我二伯父。这是他们当兵后在朝鲜战场的第一次重逢。今天朗诵的每一句台词,都让我想起他讲述的故事。这是血脉的共鸣,更是精神的接力。”
为深挖英雄故事、丰富红色资源,艺术团同步发起“致敬志愿军”文稿资料征集活动,面向艺术团成员征集志愿军老战士的实物、书信、照片、口述史料,以及缅怀前辈的感言随笔和原创诗文。目前,已收到战地日记、立功证书等珍贵文物30余件,部分展品将在后续主题活动中向公众开放。艺术团负责人介绍:“我们要把碎片化的历史细节串联成完整的英雄图谱,让年轻一代触摸到有温度的记忆。”
从舞台到人心:
让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
演出现场,《志愿军战歌》《空降兵战歌》等经典旋律引发全场共鸣,观众席上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兵,也有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当大屏幕播放到过往岁月画面时,许多观众热泪盈眶。市民王先生感慨:“这场演出让我真切体会到,今天的和平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这样的教育直抵人心。”
此外,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志愿军研究会领导现场观看,20日、21日两天,志愿军研究会领导先后参观毛主席旧居、农讲所、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等。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武汉市以文艺为纽带,将抗美援朝的英雄史诗转化为新时代的文化养分,既是对先辈的告慰,亦是对初心的坚守。当《志愿军战歌》旋律在剧院久久回荡,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昭示着: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指引中华民族奋进的明灯。
通讯员 徐佳 摄像:王文杰 王强 吴曾 剪辑:杨博 摄影:叶亚非 赵复 丁峰
主办方
纪念毛主席接见部队文艺战士60周年演出组委会
支持单位
志愿军研究会
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
协办方
武汉广告协会
武汉湖锦酒楼餐饮有限公司
湖北将军红酿酒(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兆瑞国际大酒店
武汉竹的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小白花艺术培训学校
编导演职团队
总导演:章仲林 艺术总监:韦延敏
主持:雷佩佩 孙邦春
媒体和网络平台相关报道链接
全场节目链接请访问铁马豪歌美篇
主题演出全景回放(一)
主题演出全景回放(二)
【今日头条】
中国退役军人
武汉市举办文艺演出纪念抗美援朝75周年
【汉新闻】
展开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原创诗朗诵《志愿军之歌》致敬志愿军
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 ——老一辈革命家后人、志愿军研究会一行来汉参观
【学习强国】
文化传承|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 ——老一辈革命家后人、志愿军研究会一行来汉参观
文化进万家|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原创诗朗诵《志愿军之歌》致敬志愿军
红色武汉|历岁月长河 敬今朝荣光 纪念抗美援朝赴朝作战75周年暨毛主席接见文艺战士60周年纪念演出活动
【汉新闻】
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 ——老一辈革命家后人、志愿军研究会一行来汉参观
传承红色血脉 铸就精神丰碑—“纪念志愿军赴朝作战75周年”文艺演出举行
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原创诗朗诵《志愿军之歌》致敬志愿军
【长江网】
“纪念志愿军赴朝作战75周年”文艺演出在汉举行
湖北省朗协微信公众号
【礼赞志愿军】军旗飘扬 守护和平 至死不渝 永远追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精彩演绎《志愿军之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都市头条】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主页
致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文艺战士60周年.暨纪念志愿军赴朝作战75周年活动演出圆满落幕的深情感言
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主页
致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文艺战士60周年.暨纪念志愿军赴朝作战75周年活动演出圆满落幕的深情感言
跨越时空的精神交响——武汉老干部朗诵艺术团用声音重现志愿军铁血荣光
【致敬志愿军】陈伟华告慰志愿军父亲“山河己无恙我辈当自强
【致敬志愿军】郑莉撰稿《为志愿军爷爷骄傲》(钟沛言诵读)
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排练《志愿军之歌》花絮之一
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排练《志愿军之歌》花絮之二
《传承的回响》_排练《志愿军之歌》感怀
致舞台上的星辰——祝贺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演出圆满成功
铁马豪歌自媒体主页
《志愿英烈,欢迎回家》(毛梦萱诵读)
《天之骄子 拥抱大地》——忆父亲的家国情怀
毛梦萱《我的父亲是蓝的》
合诵《我们没有到过鸭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