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春季潜在的危险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据报道,4月21日湖南平江发生一起6名成年人溺水身亡的悲剧。究其原因,竟是为了过江上山采挖竹笋,结果自制的塑料小船翻了,而不识水性的他(她)们,全部溺水身亡。笋没吃成,反倒误了卿卿性命,真是让人痛惜。
时值春季到来之际,万物复苏,树上长的,地里冒出来的都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北方人忙着吃柳树芽、榆钱儿、荠菜、槐花等。而南方人也没闲着,一场春雨过后,地下的笋都冒出了尖芽,疯狂吮吸着大地的养分,蹭蹭地长着。春天里的山竹笋,对于南方人来说,一直以来都饭桌上的“必备菜肴”。食用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炒着吃,腌着吃,晒干以后吃,那可真是舌尖上的享受。再者而言,如果错过了拔笋的最佳季节,那就只能等到来年了。于是乎,南方现在这个时候,就会有大量的人群进山采挖。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是等老了才会死,也有可能随时都会死。这话乍一听有点难听,但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平江六村名开心相约去采春笋,他们绝不会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其实,春天这个季节虽然说很美丽,但危险也是无处不在。有人因误采毒蘑菇而中毒身亡;有人遭遇毒蛇咬伤而不治等。春季,干燥了一整冬的山林,受雨水的肆虐,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再加上这个季节,强对流天气、雷电暴雨异常的活跃,所以说,对于那些喜欢春游,特别是进山探险的人来说,一定要熟悉当地的地形地貌,了解相关的气象消息,遵循警示标识,避免进入禁止区域,并携带专业的装备,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湖南平江这场悲剧的代价是惨重的。6个鲜活生命的瞬间消逝,6个家庭的支离破碎,无不警示着人们,莫让“采鲜”成“采险”,安全才是人生最好的“第一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