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符《天香·龙涎香》词中的“韩郎”是指谁?(续完)
天香·龙涎香
[清]李符
星挂浮槎,珠探远岛,蟠螭碎沫轻杵。旋裹鲛绡,试温凤炭,心字氤氲千缕。输他睡鸭,频觑着、剥葱添炷。雨暗恐来,鳞爪东风,莫吹烟去。〇凭肩小窗月午。记浓熏、隔花迷雾。袖惹馀馨销尽,又增愁绪。梦入钿床寻觅,空赢得、韩郎断肠句。啮锁金蟾,知抛甚处。
网友雷焱雄问:钟老师,请问下阕中的“韩郎”是指谁?
钟振振答:(接上期)指晋·韩寿。
古诗词中,“韩郎”指韩寿的用例很多,大部分与“香”有关。兹分门别类,归纳而言:
其一,原典本是贾姑娘偷了皇上赐给他父亲的西域所贡奇香,赠送给韩寿,不知怎的,到了后世诗词里,却演变成了“韩寿偷香”。
其二,与“香”密切相关的古人,还有汉·荀彧。故古诗词中咏及“韩郎”,每将韩寿与荀彧对举。
其三,最早用《天香》这个词调来咏“龙涎香”的,是宋末元初的一帮遗民词人。其中,周密词用了韩寿故事。清代与李符大略同时的蒋景祁,也有《天香·赋龙涎香》词,也用了韩寿故事。
其四,韩寿故事不仅适用于龙涎香,咏其他香料,亦无施不可:
宋·周紫芝《督耨词》诗曰:令君一去三日香,更遣小儿缝紫囊。夜来宾客满高堂,谁家有女嫁韩郎?所咏为“督耨香”,一名“笃耨香”。
清·尤侗《十索诗十首》其二曰:登床待荀令,入袖许韩郞。有意传心字,从郞索异香。所咏为“心字香”。
毛健《念奴娇·女儿香》词曰:莫是留待韩郞,熏残翠被,还解绣囊分。所咏为“女儿香”,即“沉香”。
沈传桂《天香·十二碧琅玕馆试海南香》词曰:韩郞旧情顿倦,袅余熏、杏钿纨扇。所咏为“海南香”。
罗汝怀《醉公子·词本有汪蛟门四索之咏戏妓其体》词四首其四《索香》曰:雅抱芬芳性,转索韩郞赠。虽所“索”之“香”名目不详,但其为香料则无疑问。
其五,“香”是用来“烧”的。故古诗词中咏及烧香,也会用到韩寿故事:
宋·高观国《霜天晓角》词曰:炉烟浥浥。花露蒸沉液。不用宝钗翻炷,闲窗下、袅轻碧。〇醉拍。罗袖惜。春风偷染得。占取风流声价,韩郎是、旧相识。
清·董以宁《相思儿令·烧香曲》词曰:忆得韩郞去后,十样淡眉攒。
其六,烧香,得用香炉。故古诗词中咏及香炉,也会用到韩寿故事:
元·丁复《宝鸭曲》曰:就中恐有绝缨人,误识韩郎衣上气。“宝鸭”即造型为鸭的香炉。
清·蒋景祁《子夜歌·咏熏炉限韵》词曰:奈韩郞别后,相思几许,断魂长是,绣屏偎炷。“熏炉”即香炉。
其七,因为花有香气,故咏花的古诗词也会用到韩寿故事:
宋·李新《幽意》诗四首其一曰:蔷薇老麝隔云香,濡袖阴岚翠滴墙。花树参差山月出,欲寻幽径导韩郎。
万俟咏《钿带长中腔》词曰:簇真香。似风前拆麝囊。嫩紫轻红,间斗异芳。风流富贵,自觉兰蕙荒。独占蕊珠春光。〇绣结流苏密致,魂梦悠飏。气融液散满洞房。朝寒料峭,殢娇不易当。著意要得韩郎。
史可堂《声声慢·和陆景思黄木香》词曰:碧罗乱萦小带,翠虬寒、一架清香。春思苦,倚晴娇无力,如待韩郎。
利登《洞仙歌》(弄香吹粉)词曰:又莫是偷香寄韩郎,到漏泄春风,一枝花信。
其八,由于李商隐《无题》诗用韩寿故事,误贾氏“窥青琐”为“窥帘”,故后世诗词咏及“帘”,也会请“韩郎”来客串:
明·马中锡《踏莎行·诛帘》词曰:香风不动晚褴襂,韩郎尽被偷睛觑。按,“诛帘”当作“咏帘”。“诛”字繁体作“誅”,“咏”字繁体作“詠”,形近易讹。
清·沈清瑞《翠楼吟·赋帘》词曰:韩郞幽怨。甚一缕沉烟,相思隔断。
其九,古诗词中还有一些指韩寿为“韩郎”的用例,原因较芜杂,附记如下:
明·林章《贾七》诗曰:若使午儿为姊妹,韩郞应是小姨夫。这是写给一位贾姓歌妓的,故谑称她可与贾午、韩寿攀亲戚。
陈邦瞻《闽都行》曰:珊瑚不数石家高,香气那惊韩郎异。这是写福建海上贸易的发达,其“香”指舶来品海外香料。
清·尤侗《一剪梅·花烛词》曰:何物风流白面郞,粉捏何郞,香和韩郞。这是贺人新婚之词的一块模版。“何郎”是三国魏·何晏,也是美男子,皮肤特别白,故说他是粉捏而成。“何郎”“韩郎”,都是对新郎倌的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