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诗社微刊
第148期
广西诗人陈登岳步韵元稹诗十首
元稹(779—831)是中唐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倡导“新乐府运动”,其近体诗(格律诗)以深情绵邈、语言精练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律诗和绝句。以下是元稹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近体诗,涵盖悼亡、咏史、抒情等题材。
步韵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门庭落雀长霉苔,姿韵缠绵梦影来。
老泪纵横今夕尽,愁肠断续几时开。
一生茹苦无虚语,半世含辛尚节财。
往事凄凄犹在目,莫言欢乐与悲哀。
01遣悲怀三首・其二
中唐 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赏析:此篇写妻子死后的 “百事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妻子的遗物、对婢仆的怜悯、因梦送钱等,表达对亡妻的思念,“贫贱夫妻百事哀” 成为千古名句。
步韵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天人各一不堪悲,动地春雷破梦时。
醉后翻思追往事,醒来何忍寄哀词。
临风南浦曾相约,剪烛西窗宁有期。
遗恨依稀微命在,朦胧新月似愁眉。
02《遣悲怀三首・其三》
中唐 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赏析:诗人因妻子早逝慨叹人生短暂,以邓攸、潘岳的典故,表达无尽的长恨,“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步韵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沧海曾枯伤别泪,巫山何惜解愁云。
人间惆怅尔难见,一片冰心寄与君。
03《离思五首》(其四)
中唐 元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赏析:用比喻极言对亡妻的忠贞,语言精警,情感炽烈。
步韵元稹《行宫》
夜色守寒宫,灯花一盏红。
沧溟浩渺阔,滴水自朝宗。
04《行宫》
中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赏析:短短二十字,写尽盛世衰亡的苍凉,以小见大的典范。
步韵元稹《菊花》
空门寂寞半人家,阅尽残书日又斜。
伴月傲霜惟爱菊,暗将心事诉梅花。
05《菊花》
中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借菊抒怀,暗含对生命孤高的坚守。
步韵元稹《晚春》
黄鹂翠柳啭频频,白鹭青天作近邻。
长掩柴扉吟客少,云间心上两无尘。
06《晚春》
中唐 元稹
昼静帘疏燕语频,双双斗草自相邻。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避俗尘。
赏析:写晚春闲适之趣,语言清新自然。
步韵元稹《夜闲》
西风摇野树,孤枕梦常惊。
霏雾清魂湿,寒灯高节明。
忽闻篱外响,似觉月中行。
不信桃源远,愁人夜雨声。
07《夜闲》
中唐 元稹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
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
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
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赏析:运用了借景抒情、以动衬静等手法,孤寂夜思,以景衬情,含蓄深沉。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和凄凉,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步韵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风雨夜来虚影幢,百年冤恨锁寒江。
灯花忽灭千回后,吹落珠帘叶打窗。
08《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中唐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赏析:听闻好友白居易被贬后的震惊与悲愤,字字锥心。
步韵元稹《得乐天书》
昨梦乐天逢故庐,进门笑问酒何如。
兴来对月花前酌,半醒挑灯共读书。
09《得乐天书》
中唐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赏析:通过家人反应侧面写与白居易的深厚友情,真挚动人。
步韵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愁对韶华共暮云,天边断雁不相闻。
凄凉多病归无路,蝶梦蓬莱未见君。
10《酬乐天频梦微之》
中唐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赏析:与白居易唱和之作,写病中思念的无奈,反语更显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