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贪”念之害》
陈明岗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因一个“贪”念,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古往今来,它像无形的枷锁,桎梏着人的灵魂,侵蚀着社会的肌理。
贪食者,都有病。在古老的训诫里,“病从口入”是对贪食最质朴的警示。《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在当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让饕餮之欲肆意滋长。人们在灯红酒绿的餐馆中推杯换盏,在琳琅满目的美食前大快朵颐,山珍海味堆积成山,珍馐美馔如洪流般涌入肠胃。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如影随形,像凶猛的野兽,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那满桌的佳肴,本是滋养生命的馈赠,却因贪食成了戕害身体的毒药。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适度”“节制”面前,贪食者的放纵显得如此愚蠢和可悲。他们忘却了“君子食无求饱”的教诲,在口腹之欲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最终失去了健康这一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贪财的人,都短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语道尽了贪财者的可悲命运。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然而,在当代社会的物欲横流,随波逐流中,一些人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他们为了财富不择手段,贪污受贿、诈骗盗窃、制假售假,全然不顾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他们以为金钱能买来一切,却不知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失去了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诚信、良知和尊严。那些因贪财而身陷囹圄的官员,那些为了暴利而损害他人健康的黑心商人,他们的生命在贪婪的驱使下变得扭曲而短暂。财富本应是生活的助力,却在他们的贪念中变成了夺命的枷锁。他们的故事,如一声声警钟,在全社会的上空敲响,警示着人们莫让贪财的欲望吞噬了自己的灵魂。
贪权者,难善终。“权”,本是为了服务大众、推动社会进步而赋予的职责。在中国古代,就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为官之道。但有些贪权者,将权力视为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他们在权力的漩涡中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为了爬上权力的巅峰,不惜出卖灵魂、践踏正义。在当代社会,那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官员,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和历史的审判。他们曾经的威风八面,在东窗事发后化为泡影;他们曾经的荣耀光环,在世人的唾弃中黯然失色。权力本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苍生,用错了则会引火烧身。贪权者在追逐权力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忘记了权力的真正意义,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贪色的,家不幸。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和万事兴”是人们的美好期许。然而,贪色之人却将家庭的幸福抛诸脑后。他们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寻欢作乐,背叛伴侣,伤害亲人。在当代社会,一些人因为贪恋美色,抛弃了相濡以沫的爱人,破坏了原本温馨和睦的家庭。家庭的破碎,不仅给亲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个家庭的不幸,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孩子的教育缺失、老人的赡养困境等。贪色者的行为,违背了家庭伦理道德,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让家庭这一温暖的港湾变成了痛苦的深渊。
一个人的“贪”念,是人性的弱点,是社会的毒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应当汲取古人的智慧,克制自己的贪欲。让我们以“知足”为舟,以“自律”为桨,在物欲横流、随波逐流的当代社会中,如何能保持正确的航向,划向宁静与美好的彼岸。必须摒弃贪婪,回归本真,让人性的光辉在节制与善良中熠熠生辉。如此,我们方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稳定的社会,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人生的美好篇章。
作者简介
陈明岗,笔名陈峰民。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爱好文学擅长诗歌创作。先后发表诗歌200余首。多次参加全国诗歌散文大赛获奖。山西省曲沃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中外诗歌散文交流大使,《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世界文学》签约作家。有作品获得“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金奖。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