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现代翻译》
@清明
清明,桃花摇摇欲熄
但仍有微光照亮鸟鸣-----我当所有人
都还活着
上山的人于是多于下山的人
我离开南平山
父亲一个人留在䘵三区
南风微沉,他不说话
我也不说话
仿佛
我们都试着隐身于
这共有的
沉默里
@现代翻译
24日,扎哈罗娃用俄语对我说,俄罗斯人
对中文有着浓厚兴趣
我翻译成现代汉语----
没钱了?
就来中国留学!
他们都是得到安慰的人
@手术刀进化论
某人亟需时
你的身体将陷入果实被摘取的
悖论中-----
所以,一直以来
你活着,但不一定完全是你
你继续活着
只是
一堆
可拆卸的
器官
在大地竖起的锋刃上行走
@月亮啊月亮
谁的白骨终于放下
沉重的肉身
尘世浑浊,还有什么值得你归来
坐在枝桠上的月亮啊
月亮
终究没忍住
和一个抬头凝望夜空的人
对了对口型
@淮河绕过我的身边
水面醒来,细柔的波光
仿佛春风吹起的嫩芽
它们重新汇聚在浩荡的平原上流淌
当我的倒影投入一条河流
摇晃的体内
是否有一部分我
突然脱离这个清晨
交付给了抵达中的远方
我在这里
我也在那里
迟早,将在某一条河流中
与你相逢
诗评
这组诗以独特意象与解构性语言,在现实与超现实间搭建精神迷宫,呈现对生命、文化、存在的多维叩问:
- 生死对话的静默哲学:《清明》用“桃花摇摇欲熄”的颓美意象,消解传统清明的哀痛叙事,以“微光照亮鸟鸣”的悖论感,构建生死共存的精神场域。父女沉默如“隐身于共有的沉默”,将亲情羁绊转化为对存在本质的凝视,死亡在此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在场。
- 文化转译的荒诞镜像:《现代翻译》以扎哈罗娃的对话为切口,将“中文兴趣”直译为“没钱就来留学”,用粗粝的现实逻辑解构语言的庄重性,暴露出跨文化交流中功利主义对纯粹性的吞噬,“得到安慰的人”反讽着文化符号的工具化困境。
- 身体政治的冷峻隐喻:《手术刀进化论》将人体拆解为“可拆卸的器官”,以果实被摘取的悖论,直指现代医学对生命的技术化切割。“活着不一定完全是你”的断言,叩问着当身体成为可交易的零件,人之为人的主体性该何处安放。
- 灵魂失重的诗意突围:《月亮啊月亮》中,月亮与凝望者的“对口型”,是灵魂对肉身桎梏的短暂挣脱。白骨“放下沉重肉身”的意象,暗合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哲学命题,月光成为连接尘世浑浊与精神澄明的介质,在苍凉中预留出超越性的诗意空间。
- 时空褶皱中的存在共振:《淮河绕过我的身边》以河流为时空载体,“倒影投入河流”的瞬间,完成“我在这里/也在那里”的存在分裂。波光如“春风吹起的嫩芽”,将地理空间的流动转化为生命历程的隐喻,最终在“某一条河流中相逢”的期许,暗合量子力学中多维时空的哲学想象,抵达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终极命题。
组诗以先锋姿态打破传统诗歌的抒情惯性,在解构与重构中编织存在主义诗学,让每个词语都成为刺破现实表象的手术刀,既解剖时代病灶,亦照见人类精神的永恒困境与超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