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黄芩半枝莲
文/李广昌
在梅山脚下湿润的山沟旁,一簇簇浅蓝紫色小花在莲子草丛中脱颖而出,细长的花冠如蝶翼轻颤,这就大名鼎鼎的溪边黄芩~半枝莲。这株看似寻常的草本植物,为唇形科植物,其名字最早见于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用治毒蛇伤人。
半枝莲又有:狭叶韩信草,通经草,紫连草,半头草,牙刷草,水韩信,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偏头草,四方马兰,耳挖草,小号向无盏,狭叶向天盏等美名。
半枝莲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茎下部匍伏生根,上部直立,四棱形。叶对生,叶片呈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明显的钝齿。轮伞花序顶生,集成偏侧总状花序,犹如兰科植物的盘龙参螺旋状攀沿而上。花浅蓝紫色,花冠唇形,小坚果,卵形,有小疣状突起。
半枝莲喜欢生长在山坡,草地,田野水沟边或湿润草地。
《中华本草》记载其:味辛,苦,性寒。集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能于一身。常常在临床上用于热毒痈肿,咽喉肿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倒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的治疗。
民间常用鲜品捣敷治疗蛇虫咬伤;用半枝莲适量,和猪瘦肉加水,不放盐,久煮,饮汤食肉治疗肺脓疡;用鲜半枝莲加米泔水适量捣烂,取汁外搽治疗带状疱疹;用鲜半枝莲适量,加红枣水煎服治疗肝炎;用半枝莲适量,开水泡,当茶饮治疗肝硬化腹水;更多的是用鲜半枝莲捣烂,加温甜酒适量,擂汁服,药渣外敷治疗跌倒损伤。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半枝莲全草含有红花素,异红花素,高山黄芩甙,谷甾醇,硬脂酸,生物碱,多糖等成份。
现代药理实验揭示:半枝莲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抑菌以及解痉祛痰作用。这些发现曾使传统草药半枝莲一时间跃升为研究的热点。某时期的复方半枝莲抗癌注射液,被广泛试用于直肠癌,胃癌,食道癌,宫颈癌的治疗。其半枝莲饮片配伍其它药物在临床上试用于早期肺癌,肝癌,直肠癌,鼻咽癌,宫颈癌,乳房纤维瘤,恶性葡萄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治疗,其临床症状均有近期改善,但未见有根治疗效。
半枝莲辛,苦,寒对于血虚及孕妇慎服。
半枝莲承载着古人千年的智慧,它的故事像《一千零一夜》的开篇,远未终结。一些西方医学根本破译不了的中华本草密码,有望在振兴中医药的春风吹拂下,悄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