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民歌的传奇
作者 靖一民
朗诵 吉立红
大青山突围战打响后,校长周纯全命令全体人员都向西突围。但由于敌强我弱,在突围途中,有许多战士都被打散了。这其中,就有20位女战士掉了队。史料上没有记载她们的姓名,只说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她们想找地方暂时隐藏起来,可深冬的大青山到处都光秃秃的,连成片的野草地也很难寻找,所以这些年轻的姑娘根本无处藏身。据说,当时的日军并不想开枪射击她们,而是想抓活的,带回驻地进行污辱。可这20位女战士都宁死不肯投降,在与敌人周旋了一段路程之后,实在无路可逃了,就跑进山沟里一户人家的西屋里,想凭借着这三间西屋抵抗敌人的追击。
然而,她们都是抗大一分校的学员,平时根本没配发什么武器,每人身上只带了两枚自造的无把小手榴弹。想用这么落后的土炸弹打跑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这些勇敢的女战士们坚贞不屈,就是凭借着这几枚小手榴弹,硬是没让日军冲进屋。最后,小手榴弹也用完了,虽然炸死了好几个日本鬼子,可敌人还是不肯放过这20位姑娘们。只是,他们不再打算抓活的,而是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架起了机枪,想通过窗口向屋里扫射。
面对着凶恶的敌人,女战士们知道,她们的最后时刻到来了。可她们都还很年轻,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怎么能让生命之灯就这样熄灭了呢?但她们已经陷入绝境,没有别的路可走,绝望之际,有的女战士忍不住哭泣了起来。这时, 一位年龄稍大的女战士大声喝斥道:“不准哭!在鬼子面前,我们不能流眼泪。”
那位哭泣的女战士强忍着,止住了哭声,可她瘦弱的身子还在瑟瑟发抖。年龄稍大的女战士看了一眼正在屋外布阵的敌人,她冷静地说:“姐妹们,咱们抱在一起唱支歌吧,一唱歌大家就不紧张了。”
大家都赞成她的建议,便紧紧拥抱在一起,大声唱起了刚学会不久的沂蒙民谣《反对黄沙会》:“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悠扬的歌声从那三间茅草屋里传出来,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回荡着,惊得敌人都一时忘了开枪射击。他们不敢相信,一群面临死亡的年轻姑娘,还能唱出如此甜美的歌声。他们静静地听着,直到一曲终了,他们才扣动了板机,将罪恶的子弹射向了那些天使一样的姑娘……
仿佛是为了纪念这些连姓名都没留下的女战士,在大青山突围战结束不久,这首由女战士阮若珊和她的男朋友李林合作改编的《反对黄沙会》,就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广为传唱。后来,经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修改,更名为《沂蒙山小调》,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民歌!
吉立红,目前师从于国家一级演员王建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