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现代化繁荣的大都市,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派兴旺景象,每栋楼,每个窗口,每个家庭都在这都市里上演着各种版本的故事……
(一)
在街心花园里。
傍晚,在街心花园里,一对白发老夫妻携手散步。当走到花坛旁,看着盛开的花花草草时,老大爷说:我给你照张相吧!借着夕阳余晖,老大爷动作温柔贴心细致地帮助老太太摆正姿势,老太太笑容恬静,双目有神地看着她照相。整个画面被幸福,和睦,恩爱所定格。
旁白:
恩爱夫妻把“恩”放在前,把“爱”放在后,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恩情”早已超过“爱情”的分量,如此使他们的恩情变成了真正的爱。
(二)
在家庭里。
小悦悦刚满四岁,奶奶带着小悦悦从幼儿园接回家,爷爷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悦悦的爸爸端着洗好的苹果放在茶几上,告诉悦悦给爷爷奶奶拿苹果,悦悦拿起一个大苹果给了奶奶,又转身拿了一个小苹果送到爷爷面前,悦悦的妈妈从卧室出来看见了,问悦悦:为什么给爷爷小苹果?悦悦说:幼儿园老师说了,谁做好事就奖励谁。妈妈说:爷爷怎么啦?小悦悦说:奶奶天天送我接我还讲许多许多好故事,晚上还拍着我睡觉。奶奶比爷爷累,就奖励奶奶大苹果。看着小悦悦,四个大人都笑了……
旁白:
家庭幸福和谐,就这么简单!小孩子的眼睛最尖,童言无忌。
(三)
在医院里。
一个男人得了绝症,病入膏肓,离生命的终点只有一步之遥。
人到了这种地步,也许人世间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每天生活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中,死亡却不马上来,但随时又可能到来,这种恐惧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出来的。
弥留之际,他想见到的亲朋好友都见到了,而他最想见的两个女人还没有到,他真怕见不到,留下遗憾。
终于,他们来了。
一个女人,一个体态娇艳,容貌姣好的女人,走进病房,那是她的情人,来到病榻前。
男人苍白的脸上挂着一丝苦笑。
俩人沉默。
她呆呆的站着。
男人那瘦骨嶙峋的手,缓缓的从枕头下面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放着一片红叶递给情人。
男人声音微弱的说:“感谢你把青春献给了我,这片红叶是咱们欣赏红叶相拥时,一片红叶落在你的秀发上,我摘下来作为纪念保存至今。”
女人接过小盒子,定神看了一会儿,脸上神情冷漠地转身走出了病房,肃静的楼道里只有那高跟鞋哒哒的声响,不一会儿声音小了,乃至消失。女人站在台阶上仰望长空,岁月匆匆如风,划破了她眼角,留下一颗饱含期待的泪水,那是一切都已成泡影。
另一个女人走进了病房,这是他的结发之妻。
四目相视,妻子默默的站着,男子脸上流露出愧疚的神态。
随后,他从枕头下面取出存折,颤抖的手递给妻子“这是我的积蓄,希望我走后用这笔钱把孩子培养成人。”
妻子郑重地说:“晚了,一切都晚了。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希望你洗心革面,重新做一个负责任的忠于家庭的新人!”
男人慢慢地闭上双眼,一滴泪水,从眼角上滚落下来……
男人走了。
留下两个心灵上同样受伤的女人。
一个冷漠的弃他而去;一个眼含泪水送走了他。
同样是女人:
一个选择了当情人,下场是被抛弃。一个选择了做妻子,却得到了一个残缺的家。
一个男人,两个女人,我们谴责谁呢?
旁白:人生三大选择之一,就是不会选择。既然你选择了哪条路,什么结果,你没有决定权,而命运就有这个决定权。
(四)
在小夫妻的家庭里。
男人正在书房里看书,他是市文化局里的一位领导,年轻有为,有朝气,有活力,人缘很好。
他的妻子,相对而言,没有他学问高,但是朴实憨厚,待人热情,可能称得上是一对好夫妻。
妻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冲着丈夫叫他:“强子,把书放下出来,说点事。”他合上书本,从书房里出来,笑呵呵的坐在她面前:“什么事说吧?”
“我问你明天什么日子?”
他想了想,噗嗤一乐:“哦,明天是我生日!”
她带有生气的样子说:“我们结婚五年了,为什么年年你送我生日礼物,而不让我送你生日礼物?”
男人笑了笑说:“我送你礼物,说明我们是夫妻恩爱,何必要礼尚往来呢?”
“不行!”她提高了嗓门,“人家闺蜜老公都是相互送礼物,怎么咱俩就不一样呢?”
他又笑了:“明天我的生日,你送我一个什么样礼物呢?”
“你说吧!”
“我让你送一个永久保存,永远不忘的礼物”
她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他。
随后,他起身走进书房,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礼品盒,坐在她旁边:“我早就知道你,对我不让你送我生日礼物,有抱怨,今天我了了你的心愿,让你送我一件礼物放在这里面!”
她看着小小的礼品盒,仍然疑惑的问他:“让我送你戒指?”
他摇摇头:“末免有点俗!”
“金项链?”
他还是摇摇头。
他站起来,她也站起来,四目相视片刻。
他说:“我让你送我的礼物是永久的,不忘的礼物!”
她,摇摇头,还是不理解。
他郑重的说:“我只要你一缕秀发,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放在小盒里,当我们老了,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我看看小盒里的秀发,就如同看到了当年貌如花的,我心爱的人!”
她沉默片刻后,立刻扑到他的怀里,他紧紧地拥抱着她。
她的泪水浸湿了到他那宽厚的胸怀上。
他的泪水滴到她的秀发上……
旁白:女人在回忆中能够找到的,往往是最美好的情节,哪怕都是泪水,也是最刻骨铭心的时刻!
(五)
都市里的“特殊”女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生活轨道前行。有的人,却也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但是它属于“特殊”的人,特别是特殊的女人,更能引起我的关注。经朋友推荐,我见到了一个“特殊”的女人。
我与朋友来到了一个高档的社区,社区里林木葱茏,花池里的花盛开,显得闹市中的幽静之地。坐上电梯,到了女士的家门口,女士正在门口迎接我们俩人。进屋以后,屋内的摆设和主人一样,时尚,简洁,干净。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里,摆着圆形沙发上我们坐下来上。女主人给我们端上了咖啡,寒暄几句直奔主题。
主人早已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她很爽快的说,我们随便聊吧,无拘无束。
我们刚开始了谈话:
我问:为什么您要做独身主义者?
她说: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我选择独身,完全是我个人的自由。我不喜欢约束自己,更不愿意在世俗的社会里按照世俗的规定来生活,那将是等于捆绑我一样难受。
我问:您不感到孤单吗?
她说:何为孤单?在我的小天地里,我行我素,我与外界并没有隔绝,我的闺蜜和异性朋友经常来往,我们活的很自在。
我问:您现在处在什么心态下生活?
她说:我的心态很正常,我就要做一个静净之身。
我问:怎么解释?
她说:静和净是两回事。静是静下心来,心中无杂念的静,无奢望,静心底地对待生活。净,是自保持自己的身心干净,不做龌龊之事。
我问:作为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女性做到这一点很可贵。那您怎么对待异性朋友呢?
她说:我不但有闺蜜,还有异性朋友,其实我并没有在人际交往中封闭自己。
女主人起身站起来,走到另一个房间,拿来一本精致的相册,摆在我面前,说:你看看,这是我的异性朋友,我们都是清华大学毕业,他比我大一年级,我们在学校毕业后开始恋爱,至今有已有八年了,八年中,我们周游了世界,几乎大的国家都去过,别人都说我们是般配的情侣,其实他们哪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俩就是以情为主,互相欣赏,但是我们不提婚姻不提性。这是我们俩的一个约定,出于双方内心的自愿而定下来的。
我问:这种生活方式实在让我难以理解。
她说:很好理解,这就是我的净身原则,你相信吗?八年的相处,我们没有肢体相处,更甭提到性欲,我们就是两个单独的个体,只是兴趣爱好一致,八年来,我们不管是旅游还是在我的住处,我们没有过一次拥抱和接吻,更甭提到肉体的接触。不强迫对方,对方也愿意接受,我们过得很好,就是他来我家聊到多晚也要主动开车回去,从来不过夜,这样生活不是很好吗?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真挚的爱,他俩可以不必作为夫妻,却可以作为爱恋的情人。通信13年之久,为什么我俩就不能做到心灵上的相爱呢?人世间有情才有爱,有爱把它记在心中,作为灵魂的联盟,何必要像动物一样,那是性交是动物的本能,难道人类发展了几万年,还要回到动物世界去吗?
我问:您没有家庭,考虑到将来老了以后的生活吗?
她说:物质上,金钱上,我们都很富足,我们不在乎这一切,我们要的是精神上的丰富,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无牵无挂,独往独来,就是我需要的生活。老了以后,我们唯一的就是进养老院,不给他人增加负担。
我笑着问:那您家就断了香火?
她也笑着回答说:我们的姓氏家族很兴旺,只有我一个人走这条路,不影响我们家的后代。
停了一会儿,她又说:我不相信什么香火一类的东西。每次到我到外地去旅游,见到庙宇,我必须要拜一拜佛祖,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人。特别是庙里烧香拜佛的人很多,我从来不进去,只要人少安静的时候,我再进去。因为进了庙堂,在先人面前要虔诚,心静。许愿时我只许愿两件事,一是许愿我和我的家人平安,一是许愿天下人平安。什么愿我生意兴隆啊,什么愿我前途光明啊,什么我的愿望一定要实现等等,都是自欺欺人,我从来不去这样做,所以我是一个“特殊”的人。
我说:您想对女人说些什么话?
她严肃的说:女人活在世上要有骨气,要学会独立,尤其在经济上,独立才有人格。女人不要做花瓶儿,也不要做男人的猎物,学会自己爱自己,自己欣赏自己。当女人在男人身上该得到的没有得到,而不该失去的却都失去的时候,你应该明白,女人永远得不到她所创造的男人。这就是我不愿意结婚的理由。
我们又谈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事,这次谈话很受启发,从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值得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而这位女士却做到了,我们只能从心底上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