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看明代石州相关碑刻、志书等,现初步考证出山西石州明朝隆庆年前41里(都)坊中的31里(都)坊,略记如下:一、4坊:來逺坊、安業坊、宣化坊、阜民坊。二、27里(都):信义里、楼桥里、修仁里、孔子里、太平里、保安里、相王里、孝文北里、孝文南里、神林西里、白霜里;青阳都、归化都、义居都、长林都、三交都、小城都、津良都、文安南都、文安北都、青龙东都、青龙西都、赵李上都、赵李下都、神林东都、孟门北都、孟门南都。
据顺治版《永宁州志》,光绪版《永宁州志》,《离石县志》记载,明初至清初石州,永宁州的都甲户口由41坊都,合并为25坊都,明末又合并为16坊都,直至清顺治10坊都,但书上都只记数而未记载名称,只有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刻本巜永宁州志》记载永宁州都甲户口为十坊都,即二坊八都,在城为坊:宣阜,来安。在乡为都:东相,仁城,太孝,勤忠,青门,泽远,文北,同南。各都(坊)均下设一至十甲。
永宁州都甲十甲有上中下之说。一至三甲为上,四至七甲为中,八至十甲为下之称,例如东中都四甲,东下都八甲,实为东相都四甲,东相都八甲。宣上坊三甲,实为宣阜坊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