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苏州市狮子林管理处主办的“怡园好——方寸间寻梦江南园林书画系列展”在怡园湛露堂开幕。怡园由清代顾文彬父子匠心设计,“精致幽雅为江南冠”,为晚清江南文化高地;顾麟士创立怡园画社,汇聚吴门与海上画派大家,推动绘画、古琴等艺术发展;顾笃璜则倾力守护昆曲艺术,延续顾氏家族的文化使命。
本次展览突出怡园“诗画琴曲”为核心的艺术价值,通过园林雅集、书画创作与戏曲演绎,重现传统园林艺术跨越时空的共生共荣,倾力打造古典园林文脉传承的鲜活典范。
一是数字穿越,与园主人的跨时空对话。AI还原,数字主人“重返”怡园。运用AI技术为怡园创始人顾文彬打造数字化形象,实现“跨时空对话”。通过深度学习其诗文作品、造园理念等历史资料,模拟出创始园主的语言风格与知识体系,形成可交互的“数字顾文彬”。观众通过文字提问,智能系统将基于历史数据生成符合人物身份的解答,实时互动,身临其境感受园林文化传承,以新颖方式推动传统知识的生动传播。虚实交融,诗画辉映的展陈创新。首次公开展出顾文彬《怡园杂咏》手稿,搭配2024年怡园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以“诗画对照”形式还原园林意境。同时展出苏州博物馆藏顾麟士临黄易仿碑图复制件,通过高精度复刻技术再现清代碑帖临摹的笔墨细节,凸显传统艺术的精微之美。二是古今交响,艺术对话与文化传承。时空交感,真迹与复刻的艺术共鸣。顾笃瑾真迹专题展以两幅带有策展人吴刚上款的画作为核心,串联顾氏家族与当代文人的艺术对话。展览采用“原件+数字复刻品”并置的展陈形式,观众可感受科技对文化传承的助力,深化对江南文人书画“诗书画印一体”传统的理解。
雅集再现,昆曲与篆刻的艺术盛宴。昆曲艺术家曹珏、潘岳在开幕式演绎经典昆曲选段《牡丹亭》,通过婉转唱腔与细腻身段,展现昆曲艺术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致敬顾笃璜先生保护昆曲的努力。篆刻名家罗刚现场演示传统篆刻技艺,在印章石料上设计并镌刻出细腻的“怡园”。既呈现了篆刻“以刀为笔、金石成韵”的传统美学,也将怡园的园林意境转化为可永久留存的印章符号,实现古典艺术与园林文化的交融。三是思想碰撞,名家共话江南园境。5月10日上午10时,过云楼第七代后人吴刚、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宁方勇、南京图书馆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姚凯琳三位专家将与园林艺术爱好者在怡园湛露堂围绕“江南园林风雅——怡园的诗、书、画、曲、人”主题,从不同维度剖析这座文人园林承载的历史沿革、艺术精髓与文化价值,深度解码园林的文化基因。(通讯员:孙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