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遐思
未风(重庆)
一首老歌 回荡经年蛛网的屋檐
当提琴 拉亮紫色栅栏
笑靥便醉了青山……
◇波吒简评:此为题图诗,以诗解图,用诗的语言,将静物画面激活,读诗如见图,让我们仿佛听到岁月悠扬的旋律,那是如同经典老歌般的存在。
“岁月如歌”。这四字恰如这图的主题,歌不仅指代了时间的长河,也暗示了岁月里蕴含的故事与情感。此处的岁月并非简单的光阴流逝,而是那些沉淀了历史、文化和情感的美好时光。它如同一首老歌,虽然历经风雨,却经久不衰,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不息。蛛网在此并非仅仅是岁月的痕迹或时间的标志,它更多地承载着过往与历史的沉淀。屋檐之下,或许曾有无数的故事上演,或许曾有风霜雪雨的洗礼。而今,它被蛛网轻轻覆盖,仿佛是一层历史的幕纱,为现代人揭示着那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蛛网的屋檐 ”喻示古老成旧。蛛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时间的沉淀;而屋檐,则代表着古老建筑的历史与文化。“紫色围栏”,意味着不得擅自闯入,这里的紫色围栏,可以理解为封闭的山村。千百年来,春风难渡的地方。或者某种禁地的边界。
原始的乡村,并非一尘不变,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美丽乡村将是人类重要的精神家园。这一点,已在诗的结尾处,充分表明作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景是乐观的。
感冒之冬
未风(重庆)
雪原,封住喉间喑哑
那枝梅香饮下绿韵,终会
春出声来
◇波吒简评:《感冒之冬》的诗标题,将寒冷的冬天想像成人得了感冒,将自然季节拟人化。“感冒之冬”:象征着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或处于低谷的时期,就像冬天让人身体不适一样。全诗通过这一独特视角,并以此为切入点。“雪原,封住喉间喑哑”,以“雪原”隐喻冬的禁锢,“喉间喑哑” 既写出冬季寒冷、萧瑟的特性,又隐喻其感冒时身体的鼻塞、发冷发寒等症状,带来的生理不适,又暗喻着环境对人的束缚和压抑,让人无法自由表达和施展。
第二句是全诗的转折点,“那枝梅香饮下绿韵”。梅花作为冬季的代表性花卉,在寒冬里散发的香,代表着生机与希望。“饮下绿韵”暗示着梅花正在吸收大地的资养,积蓄春天的力量。
尾句 “终会春出声来”,“终会” 充满希望与笃定,暗示着寒冬终将被打破,生命的活力将喷薄而出。就像感冒终会痊愈,生命总是在困境中展现出顽强的力量。写作手法上,“雪原,封住喉间喑哑” 是静态描写,描绘出冬日雪原的寂静与寒冷;“春出声来” 是动态描写,给人以生机和希望之感,动静相互映衬,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层次感。
“春出声来” 以通感手法,让抽象的春天具象化为可听的声音。春,名词动用。诗歌描绘了冬天的景象,最后笔锋一转,指向春天的到来,暗示从困境到希望的转变。它告诉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被困境所打倒,要像梅花一样保持坚韧和乐观的精神,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迎来转机和希望。
◇波吒,本名田小波,山城重庆人。中国散文学会、诗歌学会、微型诗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楹联学会、新诗学会会员,重庆微型诗研究所成员。贵州省作家网签约作家,美国华人诗学会会员,当地地方志协会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各类文章散见国内外三百余家报刊,时有作品获奖入集。参与编写、编辑《开县三峡移民志》,《开州扶贫志》、《中国微型诗大观》等二十余本书籍,主编《开州田氏族谱》计八十余万字。获《中国文学》2013年度“我最喜爱的十大诗人”,2015年《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我最喜欢的十大旅游诗歌作品,年度人物;“鹰潭·中国微诗城”首届微诗大赛“十佳微诗人”。出有微型诗集《豌豆苞谷》,微诗合集《当代微诗八大家》《25位三行诗诗人作品集》(美国),散文集《笔耕犁痕》,著有长篇人物传记《月照丹青》(重庆《故人旧事》全文登载,入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