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好消息】4月27日,应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慈善协会会长李选良先生的邀请,我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部部长、广告经营中心部长、央视融媒网执行总编辑总策划、影视编剧导演、中国人民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秦岭书法大学终身名誉校长李长征,中央电视台-《成功之路》栏目制片主任李小民,央视融媒网-《品牌中国万里行》外联部副主任俞柏华一行,深入秦岭博物馆参观、考察调研。
商洛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是全国唯一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地级市,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辖一区六县,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2.06万,历史上曾是仓颉造字、大禹治水、武关要塞、商鞅封邑、四皓隐居、闯王屯兵之地,革命战争年代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夏季平均气温22℃,气象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全国第一,被授予全国唯一“中国气候康养之都”,森林覆盖率70%,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5000个以上,空气优良天数稳居全省第一,被授予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称号,这儿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
险峻绵延的秦岭被视为“天下之大阻”,有“九州之险”的称号。远古以来,人们穿越高山峻岭,冲破重重险阻,修筑了密集而复杂的秦岭古道系统。这些古道北通关中、南达巴蜀、西连陇南、东下荆襄,跨越南北,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为一体,延连陆路与水运大交通。络绎不绝的商贾行人,在这里交换着物资与文化,使秦岭古道成为经济贸易的纽带和文化传播的通道。儒教、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以及各地的民间艺术、习俗、技艺等,都随着古道上的人流而传播开来。
秦岭博物馆位于商洛市区西大门,占地108.57亩,建筑面积43788平方米,2024年8月开放运营。博物馆建筑“山水玉璋”设计依山就势,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建筑屋顶是可供市民游玩的“城市阳台”和观看广场演出的看台。建筑外形抽象提取自国家级文保单位东龙山遗址出土的一级文物“夏代玉牙璋”,中轴线隐含丹凤古城商鞅封邑遗址出土的秦代“商”字瓦当造型,建筑南边缘曲线寓示蜿蜒六百里的商於古道,四十米通高玻璃门厅取自甲骨文“商”字酒器,实现秦岭馆、商洛馆两馆合一,开放以来已成为商洛历史文化中心、游客活动中心、市民休闲中心。藏品包含石器、陶器、骨器、玉器、铜器、瓷器等文物,以及地质、生物等自然类标本和当代历史见证物。
秦岭博物馆基本陈列重点展示东西约1600公里、南北约300公里大秦岭区域内六省一市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和保护成效,同步展示商洛历史文化和红色记忆,是国内第一座全面展示秦岭的综合性博物馆和宣传秦岭祖脉文化、推介展示大美秦岭的重要窗口。
著名品牌策划专家李长征参观后高兴的讲,大秦岭横跨六省一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秦岭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几千年来大秦岭的前世今生,“我看后感觉十分震撼,它是广大观众视觉上的一道盛宴,所以这儿是全球游客度假的一张名片,值得全世界的客人前来参观,领略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王贝贝 李永平 陈永利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