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寻笋不遇》感怀
作者:叶长香
玉兰院长的《五绝.寻笋不遇》立意奇巧,寄意深远,引我深思。
五绝紧扣文眼,巧用比拟修辞格,用“无、怯、寻、仰”四动词一线串珠,由担心到施以爱心助以张力,由空灵到神形兼备声情并茂逐步拓展,如涓涓细流,缓缓向前,然后抵达天池。给人以文心雕龙温馨可人功力无比的美感,读罢甚喜。
谷雨无雨,虽寻笋不遇却喜见禅意,含而不露,则妙藏玄机。读着读着,顿感茅塞顿开,仿佛跃入温泉,又一次聆听师宗师德师魂师训,领悟到庠门内外阳光柔暖,人世间温情脉脉。
如何临难不惧,如何挑战自我,如何引领弟子执着向前,玉兰院长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既授读诗写诗,也教如何做人如何为师,我们不胜感激。感恩张院,适时给我们以启迪、以勇气、以张力。
皆绝灵动的构思、炼字的匠心、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般游刃有余的巧妙的运笔,更让我领教了大师的功力。
总之,《寻笋不遇》的直奔主题,禅风的清新,意象的丰满,神韵的飘逸,一如高山流水,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张院的爱生之举帮扶之心,尤其值得我仿效与学习。
我会踏踏实实地打磨功底,以感恩张院的辛苦付出,不负院校领导真诚的爱意。
下面是我的学习笔记:
一
解读试译/领悟禅意
(译文-意译)
谷雨节要下雨才好呀,可雨又躲到.哪里去了呢?刚刚破土而出的新笋哟,是多么害怕在此时此刻露出自己稚嫩的面容啊,还是去寻找泥土下的深根吧(兴许,在那里可以找到养料和水份)!但什么时候才能让自己昂首挺胸张开羽翼飞入松林与青松媲美呢?
二
学习鉴赏/喜见功力
五绝开篇点题,首写思雨无雨,求雨不得。怨愤否?设下悬念,为下文伏笔。
次写“新篁掩容,稚竹藏娇遮羞,怯而不露。
一个“怯”字细腻传神,入木三分,它就像一块双面镜,既照见稚竹未雨不得滋润心急如焚之神态,又折射出一院之长,看在眼里,爱在心头之使命。这既是院校新生跃跃欲试却不得要领手足无措的真实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院长急学子所急因势利导的大爱情怀的默默守护。
一个“怯”字就让我肃然起敬,作者除了有一双善察言观色的慧眼,还有一颗细致入微不声不响暗送甘露的金子般闪光的心。 此“怯”非“怯”非“悲”非“怨”,反见“坚韧”“果敢"也。敢有自知之明,敢面对“祈雨无雨”的无奈,敢正视自身功底与周边环境及校部要求的反差,敢探索生存提升的法宝,敢向才浅识陋体小势单力薄开战。何其可贵!又可贺可喜。有高师明察秋毫,体贴入微,见其怯,施以爱,张以力,砺其志。
(玉兰院长胸怀大爱,胸有成竹,为学有宗治学严谨,何其幸)。
给什么力呢,越俎代庖吗?非也。
“寻根亲故土”,承上启下,用“寻”授以渔,赐以法:低下头来毕躬毕敬,去寻找深埋地下的老根,从那里吸取养料和水份,直至逐渐拔高俊秀伟岸,从而张开那绿色的羽翼,为深山老林增添一份䈡绿,为广袤大地送上一片生机吧。
一个“寻”字,何其传神,何其给力!既见对文明古国之忠爱,对唐风宋词对先人瑰宝之敬畏之崇尚,又视顽强拼搏砥前行大胆传承国粹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为己任为使命为初心。更彰显其大爱无痕。 同时带给我们以勇于探索,虛心求教,执着前往的鲜活画面和无穷无尽的遐想。
尾句作结,“仰”字进一步突显新篁乐于进取敢于与青松媲美的情操与美好憧憬,让新篁“不以己忧愿与松乐”的形象愈发丰盈愈发喜人。同时也赐予我们一份奋斗不止收获无穷的禅意,一份在天池学泳的勇气和爱者爱返的自信。
让我们一起去望岳,去饱览姹紫嫣红开遍大江南北,松竹葱茏环绕天山云海的迤逦风光吧
至此,人文天合,诗心画意融为一体。可谓构思奇巧,水到渠成,珠链摇曳生姿…
张院是在教我们读诗吗,她是在带我们看电视连续到剧啊!一路的沟沟坎坎,纠结无奈,被春风雨露荡滌尽净,我们心底不知不觉就漾起了一种豁然开朗否极泰来的欣喜,那就是:
寻笋不遇,却见禅意,含而不露,妙藏玄机。
叶长香
2025.4.24.晚08.08.
附原玉和张院回复如下
1.原玉
五绝.寻笋不遇
(上平二冬)
谷雨雨无踪,新篁怯露容。
寻根亲故土,转步仰飞松。
2.回复
感谢叶老师对拙作用心赏析与精彩点评,言作者未尽之意,谬赞了。也非常欣赏老师的学习态度,敬佩老师文人风骨,感佩老师孜孜不倦求学的精气神!一起学习是一种缘分,珍惜是最大的谢意。非常感谢认可与支持!保重身体!
望岳分院长张玉兰
作者简介
叶长香,笔名红叶,湖南岳阳人。中学教师,中国诗人。中国诗联、 中石化(长炼)诗联会员,北美北斗文学社编委。有诗歌散文(892篇)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刊》《北美北斗文学》等。2024年6月出版《叶长香诗文集》(1-3卷)。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