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 心 安 处 是 桃 源
世人皆寻桃源,踏破芒鞋,而桃源终不可得。我曾循着汪伦的踏歌声寻去,只见那一弯寻常的溪水,几株褪色的桃花。听说湖南也有桃源,于是动念去寻访,那桃源也是一泓清澈的湖水,只是桃源县的美女很多,个个面如桃花。
我曾 认为桃花源必在远方,必在古人的诗行间,必在汪伦踏歌的溪畔。然而寻寻觅觅,终觉得那不过文人骚客的桃花源,是诗中的桃花源,是梦中的桃花源,而非我渴望的养生之地。彼桃花源非此桃花源。
去年秋天一个薄雾的早晨,我沿着上西山的小径上西山,松风阁的飞檐还挑着半轮残月,武昌楼的石阶上露水未干。想当年孙权宴饮,觥筹交错,而今只剩清风明月。恍惚间孙权宴饮的笙箫声,那宫女的嗲嗲声,依稀在耳畔回响。
武昌大道钟楼报时的声音,惊起白鹭掠过洋澜湖水面,二乔梳妆台的铜镜早已蒙尘,倒影的却是现代姑娘们拍照时的笑靥。在水中的倒影,映着莲花山的碑林塔,王羲之的墨痕,与游人涂鸦的到此一游歪斜字迹,共享一片阳光。
真正的桃源,何须踏破芒鞋去寻觅?桃源就在江边老屋的石缝里,就在鄂州纵横阡陌的小巷,就藏在姑娘发梢。新民小学后面古巷的石板路,是时光镌刻的诗行,仔细辨认仿佛有孙策、周瑜的字迹,那是他们写给二乔姊妹的情书。
何必舍近求远寻找桃花源?我所居住的鄂州,一花一草皆着桃源之色;一砖一瓦都浸着桃源之香。汪伦的歌声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风烟里,而洋澜湖的波浪,永远唱着桃源的歌谣。陶渊明今日偌在,定会改写他的桃花源,好生把鄂州写进桃花源记。
原來桃源从不需要寻找。当你停下寻觅的脚步,当你的心为眼前的物,眼前的人跳动时,脚下的土地便会自动的开出了桃花。何必寻找虚抅的武陵渡口?长江边上的鄂黄渡口,曾经淋湿你的衣袖,当暮春已过,何必计算花瓣飘落的节奏?
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