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劳动节
追花夺蜜寄晨昏,敢想敢拼来去奔。
汗水浇成红五月,丹青铺就绿千门。
忧劳方可兴家国,逸豫安能惠子孙?
自古耕耘能固本,从来勤勉受人尊。
五一劳动节,即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5月1日举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是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每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将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中国工人第一次走上街头,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1920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从此,劳动人民登上了历史舞台,劳动者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千千万万劳动模范,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的杰出代表。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五四青年节
冉冉韶华逐水流,澄清挽辔带吴钩。
青春好写三都赋,白首遥登五月舟。
似锦前程寻旧梦,如歌往事扫新愁。
寸阴当惜歌金缕,立业建功争上游。
五四青年节,是中国青年的节日,源于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这场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进步、积极、自由、平等、和平、创造,相爱互助,是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现。
国际护士节
白衣天使令人钦,格尔芳容照古今。
且向沙场舒浩气,何妨风雨竭丹忱。
问安每伴回春术,送药常存济世心。
勇斗疫魔输大爱,一尘不染值千金。
每年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又称“南丁格尔日”。这是国际护士理事会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设立国际护士节,旨在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的一位护士主任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下决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提高伤病员的营养,使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2.2%。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并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
母亲节
熏风时雨暖萱庭,为母撷枝康乃馨。
教子相夫能尽职,含辛茹苦久劳形。
乌私反哺承恩露,燕喜忘忧报德星。
万类滋荣芳甸绿,徽音永嗣颂长青。
每年公历5月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这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其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则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设立母亲节,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一些城市如广州等地,开始举办母亲节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母亲节这天,母亲们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一般被作为献给母亲的花,象征母爱。而古时候,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作者简介:赵志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湘潭市党史联络组副组长,曾任湘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市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