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小花,70后,甘肃天水籍,现为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人。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阿勒泰诗词协会会员,2024年“我的阿勒泰,您的哈巴河”全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第七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三等奖获得者。有作品发表于《甘肃农民报》《江苏工人报》《马鞍山日报》《天水晚报》《辽宁老年报》等报刊及杂志公众号等。梦中的灯火,我用灵魂点燃,心中的牵念,我用文字供养。
中秋,沏一壶月光下的茶
文/陈小花
中秋是一壶灌满相思的茶,是一杯苦涩的老酒,是一个寄托情思的日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的中秋夜,我就沏一壶淡淡的茶,对着家乡的方向,望着那一轮玉盘似的明月。一壶茶,一个人,一个撒满明月的诺大的院子,还有高挂在天边的那轮既遥远又亲近的圆月。此刻,清新淡雅,宁静浪漫,但在这个人人都望月的夜晚,难免叫人有点伤感。对着明月翻开记忆,思念一些人,一些事。
明月如霜,清风荡漾。思念如潮水一般涌来:思念挂在老屋屋檐上的那轮最亮最纯的明月;思念那半块月饼的香甜;思念兄弟姐妹在明月下嬉戏打闹、跟随母亲祭拜月亮时的温馨场景;思念一家人围在一起的温暖;思念姐妹们在明月下互赠糖果时纯真的笑脸;思念家乡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家乡的一山一水,那世间最美的风景;一草一木,那世间最真的情,都泡在明月下的这壶老茶里。这壶茶不再是一壶茶,而是一种思念;这轮圆月不再是圆月,而是一种寄托,一种相思。
相思里带着甘甜,也有无言的痛。老屋已成为记忆,今夜的月光已照不到老屋的屋檐和老杏树,只有被围墙圈起来的雏形,还有耳边萦绕着父亲下班回到家门口时的脚步声,守护者我们的老家,我们的根,守护者曾经的梦。
老屋已成为过去,父亲也已成为过去,但像一棵千年老树,把根深深的扎在脑海里,开枝散叶,延伸到每根神经,每个细胞,再也无法抹掉。今夜,让我抿一口茶,给我一声长叹的理由,让我把思念寄给明月,让明月捎给远在天边的您。一直有一个梦想,想一个人坐在您的坟头陪陪您,再次贪婪的找寻那种“安全感”,哪怕一句话也不说,就像小时候跟在您身后,一前一后,一前一后,那无言的爱,无行的温暖。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时光如梭,岁月如流。一眨眼的功夫,我的好姐妹,我们阴阳两隔已经一年了。你在那边可好?中秋的月是否照亮了你回家的路?你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你的真诚、敦厚、善良、朴实,时刻指引着身边的人。你虽然离开了我们,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明月寄去相思,让姐妹们之间的那份最纯最真的爱温暖你那颗孤寂的心。愿天堂再没有病痛,愿好姐妹安息!
想起李白的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似乎是写给今夜的我,湿润的心因今晚这个特殊的日子再次泛起了涟漪。品一口香茗,想起了远在南方的老友,起身拿来一个茶杯,想一边喝杯茶一边和老友叙叙旧。可是看看手机,已经午夜了,想着深夜的铃声,多少有点突兀,果断放下。突然觉着人生有点滑稽可笑,也有点伤怀。生活原来一直在悄悄的做着减法,未来越来越少,回忆越来越重。人生就像一扇永不停歇的筛子,筛掉了岁月,筛掉了身边的人和事,该走的走,该散的散。好在,值得庆幸的是,生活中还留有最真最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 ......
一个人喝的不是茶,而是一种人生的滋味。一个人过的不是节日,而是牵牵绊绊。
沏一壶浅浅的茶,把厚重的心事交给明月.....



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隆重征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信息化时代,出书的组织和个人多如牛毛。资深文友都知道,这里面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是引航级的存在!30年来数千家同行生生灭灭,但燕京集团历久弥坚,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其编撰、推广的超百部文学艺术典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一个个文化丰碑!
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隆重推出。欢迎有识之士尽快投稿!!
【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散文诗、书画、歌词等。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下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