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篇
一
水色清明
作者 戴传义
九龙潭的瀑布和龙头响水今年是何时开始的?景区的保安告诉我,四月一日凌晨一点钟,水头准时冲出龙头,向坝下的克拉玛依河倾泄。我突然感觉到古老岩层深处传来有力的心动,远方沉睡的额尔齐斯河醒了,裹挟着北冰洋的寒气,犁开准噶尔盆地的戈壁大漠,在春天里向渴望生机的克拉玛依奔驰。
银龙吐珠,潭水涌银泻雪的刹那,我听见孟春的震颤与戈壁的欢歌和鸣。额尔齐斯河的三百里长路不过是心愿的延伸,阿尔泰山的雪水穿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在克拉玛依的月光里幻作银河倾情喷泻。在八公里半的人造碧波上,克拉玛依河像母亲随手搁下的银簪,嵌连起生活和生命的飞虹,为岁月唱着沉静的歌谣。人们举着镜头在长沟流月,彩灯炫丽中穿行,水珠缀满的睫毛下,每一双眼睛都晶亮成不眠的星座。喷泉广场的石板洇出水痕,我恍惚看见石油工人们的豪情正在地脉中流淌。六十年前铁锹与岩石的撞击声,钻机对大地的叩拜情,此刻都化作了凤栖湖温柔的涟漪。穿橘色工装的师傅说,待夜色垂落,万盏灯火会沿着河床次第绽放,光流将载着油城的倒影,在戈壁深处重现汴京洛阳清明的星河。啊!祖国大西北独一无二的当代《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激动着,拍摄着,感谢着,憧憬着……
暮色渐浓时,手机里传来孙儿清亮的童声。我盼着他们快从江南水乡赶来,来见证这真水清明的家园。纯情时刻,我望着水幕中自己的白发,忽然觉得额尔齐斯河正从我的血管里流过 : 它途经西伯利亚的冷杉、哈萨克牧场的炊烟,最终会带着克拉玛依的灯光和期望,在北冰洋的浮冰上,树起发展的航标,给未来指出幸福的航程……
二
夕阳残月铁塔与地平线
作者 戴传义
惊蛰无雷,河里的冰雪有的变成了春水。那春水量太少,流淌不起来,洇洇湿湿地躲在冰雪的缝隙里。我看着这些情景十分着急!
走向戈壁土崖。惊蛰后的夕阳好似中了大彩,远远地就在云层上跳跃着。以铁塔为玩伴,躲闪着蹦跳着铁塔画成的格子!
另一个铁塔头顶着半个残月,力挺着残月与夕阳和大地和宇宙万物对话。那铁塔好像一个英雄的媒体人,无所畏惧地要摆平一切的样子。
夕阳对大地是痴情的!羞羞答答地把彩色的纱巾飘抛在大地的戈壁上,全然不顾残月,铁塔和我的凝望……
夕阳越行越远,耿直的铁塔甩出一束钢缆,想把那多情的顽皮的夕阳拉回来。无奈法力不够,那钢缆方出数百米,未近到夕阳身边,就被它尾焰的强光熔化了,还造成了地平线的微微隆起和爱慕式的倾倒……
残月无声慢行,想在必要的时刻对宇宙表白。
我笑望着这春天的金色物语,准备写下心中的诗行……
作者简介
戴传义 祖籍山东潍县,1957年出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黎明街一组2号。小兴安岭山民,长白山赤子,俄罗斯过客,东海观潮人,珠江流浪汉,天山攀登者。曾就读于伊春师范学校中文专业,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爱好文史哲,偶尔能写作,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文学评论,摄影等方面的作品千余篇散落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