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铸一箭 雅丹魔鬼城尽显神奇
第三天上午。
清晨起床,就为今日的行程纠结。
本团联络员小杨安排全团游览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可知我爱我的领队兄弟却说要陪我再上一趟鸣沙山。
昨天下午,坐滑翔机上天,时间急促,风力又特强,鸣沙山月牙泉一晃而过,相机中照片用光、构图以及拍摄角度都不甚理想。以至于翻看照片,一夜戚戚无眠。清晨醒来,迷迷糊糊,好像魂还在景区。如果再爬一趟鸣沙山,既可以为朝霞中的月牙泉拍照,还可见证一夜山风抹平游客脚印的奇迹,一石二鸟。但是,小杨不答应。他的理由非常简单,位于罗布泊边沿的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又名雅丹魔鬼城,藏有大量的难得一见的地质奇观,是集自然科学和文人风光于一体的景区,《英雄》《天脉传奇》《海神》等多部影视作品在那里拍摄。他说:“来敦煌,错过雅丹地质公园,是更大的遗憾。”而雅丹地质公园位于敦煌市西北,单程距离一百八十多公里,车程约三个小时。黄昏之前,还要游览玉门关遗址。一句话,今天的行程紧,容不得开小差。
小杨是武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回武汉创业之前曾是沿海城市一家大型企业的工程师。他博学多才,人情练达,几天的游览路线安排可谓多快好省——多看,顺路,景点好,省时间,深得大家的喜爱。
小杨的话有几分道理,我只能带上遗憾,放下纠结,领队也欣然点头应允。
告别中州路鲜活的早晨,汽车驶向敦煌城外的大漠。可能是第三次外出,大家有了承受荒凉的心理准备,面对一阵阵恣意妄为的风沙,车上出奇的安静。同志们一个个凝神静气盯着窗外,寻觅大漠携带的惊喜。
果然来了,公路的左侧,长长的铁丝网圈着一片星罗棋布的土丘,“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每一个字都比南方农家的簸箕大,远远地映入眼帘牵动着大家的心。司机是个聪明的小伙,及时放慢车速,当起了导游,“生态保护区的水源来自疏勒河,别看眼前荒凉,丰水时节,湖面辽阔,水边草长莺飞,野生动物多达几十种。块头大的有野牛、野马……”这里有野马?我有点质疑,没看到一座可以挡风遮雨山岗,没看到一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场,野马吃什么?又在哪里藏身?“我们才到湖边边当然看不到,”“或许大湖的深处水肥草丰!”满车的人都是大自然的崇拜者,都希望这里野生动物多。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我这不会说话的臭和尚只能闭住乌鸦嘴。
车子继续前行,终于遇上河流。脚下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据说也是疏勒河的支流),河道只剩下弯弯曲曲的水沟,大大小小的几凼积水,远处隐约可见一溜尚未复绿的杂草。宽阔的河滩上,堆积着黄沙和大小不等的石块,一座钢筋加木头搭建的桥梁连通河两边的公路。可以断定,这条河一定有水流,只是没有遇上雨水季,否则就不必要架桥通行。果然,我的推测被下一条河流证实,不远处,另一条河上没有桥梁,公路与小河来回缠绕,汽车多次横穿河谷,河滩完全可以承载奔驰的汽车。此河好久没有水流,还叫河吗?伙伴们调侃,叫河,古河道,大漠戈壁上的古河。
“再往前,进入黑戈壁滩了。”汽车再次穿越河谷,司机热心地提醒大家。
戈壁滩变脸比川剧还快,河谷那边还是灰头土脸的黄色,河岸这边却密集地黑。世界上的颜色,就数“黑”最有意思,看上去默默无语,性子倔强,实则内心丰富。黑戈壁一条路黑到底,一直黑抵天际线边那道山梁。但是,黑戈壁遇上太阳光,竟然一反常态,发出白色的光亮,星星点点的白,蹦蹦跳跳地白,甚至画出一幅白色的扇面。大自然也有自己的两面性,况乎人!
关于黑戈壁的形成原因坊间有诸多说法,权威的说法应该:一是有富含黑色矿物质(不仅是煤炭)的岩石,或山梁,或几万年前的海底浮出水面。二是干旱大风。河谷的风,像一把锐利的钢刷,可以把山梁锉平,也可以把海底刷薄,刮起岩石里的黄沙,也刮下岩石中的矿砾。眼前的黑戈壁就如此,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架上天搅动的风车,把质量轻的黄沙吹到远方,留下比重大的黑矿砂砾铺排在山梁的跟前,诞生了一大片黑戈壁。
单从外观看,位于敦煌城附近的黑戈壁除了颜色黑之外,与黄沙戈壁没有太大的区别,黑戈壁滩上一样有岩石埋于地下,地面一样隆起大大小小的沙丘,遇上湿润的空气甚至稍有雨水,沙丘上的骆驼刺一样泛出鲜绿,让人欢喜,也让人为之担忧。
大约十一时,走进雅丹地质公园大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夸张的脑袋,卷曲的头发,其高度接近身高的三分之一;五官齐全但谈不上端正,后脑勺特别发达,可能是严重缺钙的表现,压得瘦小的脖子直叫累;小小年纪大腹便便,肚皮垂至大腿,好在后背上肌肉发达,鼓胀起一个结实砣子,否则前后难以平衡;长长的手臂上,刻着“敦煌国家地质公园”的牌子。在那黑色的山梁下,这块似人非人的石头一站就是万年。
“雅丹”一词在维语中的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这是对雅丹地貌的形象描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考察,在文章中使用了这个词,于是雅丹便成了世界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长期风力侵蚀而形成垄脊、沟槽、土柱地貌是“雅丹”地貌的主要特点。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群,方圆四百公里,我们到时,公园只对外开放了一个区域,谓之“北线”。景区大巴车沿着铺设青石的道路,穿行在荒凉的戈壁,两侧大坑小凼不断,低的垄脊,高的土台石柱,如影随形,或纵向排列,或劈波斩浪,或气宇轩昂,或匍匐于地。走进这里,人们惊叫的原因不再是苍凉,而是因为神奇,这个仿佛月球表面的世界,魔性十足,神秘十分。
资料介绍,数万年前,这里曾是汪洋大海,随着地壳运动,海底悄悄上升,最后一滴海水干涸了,海风更加疯狂,海底的淤泥变成黄沙,黄沙也被吹去千里之外,裸露的只有走不动岩石,层层叠叠,沟槽纵横。玉不琢,不成器。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天天都在继续,终于把顽固而坚硬的岩石雕琢成今天的模样——似是而非千姿百态的艺术品。这是一座艺术瑰宝的宫殿,揽括了包罗万象的人间,居住的房子,交易的街市,乘坐的车船,等等,你想啥就像啥,甚至还可以想象天堂、地狱和龙宫,以及听说过的和没有听说过的神话故事,就连人类标榜现代文明的经典建筑,然也能在这荒无人烟的风沙中找到模型,例如,北线有名为“北京天坛”的景观,岩体呈圆形阶梯状,斜阳下还真是那么回事。
我不赞成称此地为魔鬼城。
据说,是因为这里的风沙另类,因为雅丹地貌造型稀奇古怪,因为每逢黑夜来临,飓风穿越山岩而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啸叫。于是,有人牵强附会起名“魔鬼城”,并随之衍生出连篇鬼话。鬼话说,古时一座城堡,居民叛逆,不顺从天神的教诲,天庭震怒,呼来风沙,埋葬城堡。此后,每至夜深人静,便有十八层地狱的冤魂啼哭。这些鬼话并无创新,世界上的其它雅丹地貌同样也被人冠之以“魔鬼城”的头衔。二十世纪的今天,虽然尚有一些自然现象科学无法解释,或者说人类正在探索研究,但是,世上没有鬼,已经被科学千万次地证明。而我要强调的是如今的“魔鬼城”人声鼎沸,主宰这里的动物是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更重要的是游客能来往“魔鬼城”,而且在这里可见的景观,都与人的劳动创造相关联。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策划了一系列景观,每一处都极具观赏性,并散发着浓郁的艺术味道,无一不叫人击掌称绝。
举例几处标志性景观,以此佐证。
北区的“孔雀石”,秀气的身姿,斜拖着长长的羽毛,神态惟妙惟肖,就连头顶上那好看的凤冠也依稀可见。南线的“孔雀玉立”,尾部土丘岩石层理分明,宛如开屏的孔雀。据说,傍晚时,孔雀通身霞光万道,其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一具人工沙雕。
你看,午后的阳光下,辽阔的灰黄色戈壁窜起热浪,如同波涛滚滚的洋面。顺向排列着的条状岩石土丘,高的五六层,矮则三二层;长的似巨轮可排水万吨,短的则如快艇身轻似燕。这规模宏大的雅丹群土丘俨然排列成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果然不错,讲解员说:“大家来到了西海,平静的海面上,舰队早已集结完毕,等待着出征的命令。”“西海舰队”,是雅丹地质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再看“金狮迎宾”,记忆中是进北区的第一站。观光车右边,大约30米之外,一头金狮后肢匍匐,前爪半伸撑起高昂的脑袋,半坐在岩石上,两只眼睛微眯,满不在乎与游人见面。金狮赢来一片惊叹:“太像了”“太神了。”下车的游人不顾红绳索划定的线界,争着靠近与狮子合影。导游接上话茬,“这里也叫魔鬼城。大家游览时注意安全,不要越线”。一番话和气厉害,瞬间收拢了一车游客。
得知还有南线,而且更原始,更野性。我们连忙申请,租用景区的越野吉普车前往。
吉普车沿着崭新的南区公路奔驰,穿越无法计数雅丹地貌的岩石土丘。南区暂未对游人开放(也可能是时间不对),一路上所见游客屈指可数。
吉普车爬上一座山梁,司机兼向导的年轻人将车停于路边,并告诉我们,右边就是罗布泊沙漠的边缘。罗布泊,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名,许多人觉得神奇可怕而又渴望抵达的地方。今天终于见面了,大家情绪亢奋,却没有人高声喧哗,生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时,晌午已过,大漠的太阳没有任何遮挡,恣意妄为,一副盛夏酷暑的模样,极尽毒辣厉害。南区的戈壁滩窜起烈焰,高于盈尺,犹如大锅的开水跳跃翻滚。我们手脚并用爬上一座高岗,瞭望身边的雅丹大海,朦胧中,诸多生物在热浪中有了生命,或蠕动,或游曳。唯有一直庞然大物独占鳌头,岿然不动,这庞然大物身若瓢弧之弯,从头到尾的长度超过我们眼力所及,似乎尾巴触碰西边的云霞。它的头颅微微昂起,双目圆睁,甚是威严。那超宽扁嘴,如果张开,可以吞进眼前的世界。大物啊,仿佛在用实力震慑一切入侵者……
我猛地一个震颤,好大的气场啊!
我曾在深山峡谷,望着脚手并用攀爬向上的黑点点,感叹人之渺小;曾在茫茫大海,欣赏搏风击浪的小舢船,赞扬大自然胸怀的博大;也曾在汶川地震的照片前,感叹人类的脆弱。但是,今天的震撼,却超过以往任何一处。
是的,罗布泊是沙漠的原始世界,曾吞噬了科学家彭加木等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还不适合人类活动,人类也没有必要征服这里。此刻,任意一颗滚烫的沙砾都可能成为罪恶的子弹,可以轻易地扼杀掉一条鲜活的生命;任意一个雅丹岩石土墩的风蚀缝隙,都足以同时掩埋成群活体动物。眼前的庞然大物,像一条巨龙,与我对视。可那双眼睛我却越看越眼熟,又越看越陌生,它那不需言语自威严的神态,我在图书中读过,在图画中邂逅,在影视节目中也经常见到……
游南线,我们更加自觉,只在司机停车的地方下车观赏,而且绝不随意徒步。就我而言,很想选择性地携带一块小石子(可能是我终身的纪念物)回家,也因为没有得到允许而作罢。鸣金收兵了,就要车出敦煌雅丹园,我们立于山头,面对西斜的太阳,远眺变化万千的罗布泊,郑重地作别,既是作别于海洋中有灵性的动物,也是作别于为之努力奋斗并献身的先贤。就在那一刻,我已把敦煌雅丹园当成了自己的,不,当成人类所共有的福地和圣地。
大自然万年铸一剑,给人类带来的是见识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