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森林之旅
文/曹秋玉
到达鲁山脚下的民宿时,农家大嫂笑声爽朗的迎了出来,热情洋溢如同门前正在阳光下笑的前仰后合的黄色菊。
院落门前溪水潺潺,篱栏上爬满了蓝紫色的牵牛花,喇叭状的花朵神气的仰着头,姿态昂然,带着傲娇的表情,俨然一副山居主人的派头,哈哈,是在欢迎我们吧!我回它们一个笑脸。
打开窗子举目观望,只见山峰高耸、森林茂盛,飞瀑流泉声声入耳,翠峦叠嶂户户垂杨,好一处古朴幽静的山间住所!
次日,我们开始徒步登山,进入落叶松树林,山路上沟壑纵横,山花遍野,雁儿在林稍鸣唱,松木的清香阵阵扑鼻,我们有一种逃离大城市的快感,放慢脚步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仰望着森林里高大松木的傲岸雄姿,心神顿感清爽无比,油然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释怀。
我们凭着充沛的体力和兴奋的激情,一路冲到了半山腰,前面往下是枣树峪景区,顺石阶往下观望,俯视整个山谷,呀!那是一个极其幽深的山坳,茂密的丛林在秋日骄阳的照射下色彩缤纷,满沟满壑的枣树林闪着釉彩的绿光,其间夹杂着黄栌枫树等红色树种,五彩斑斓,像是秋日里写生的一幅天然大油画。
我们兴致盎然的沿石阶而下,松林掩映,枣树参差,一条石砌小路往谷底层层延伸,我哼着小调步伐轻快地沿着这条山间小路往山谷跑去,秋风飒飒的吹,树叶悠悠的飘,小径上潮湿的落叶愈积的很厚,踩上去松软舒适,松香阵阵,凉爽宜人,鸟鸣山幽,心情愉悦,静静地感受着金秋十月鲁山枣树峪的自然魅力。
踏过一条条潺潺的小溪,绕过一环环曲折的山路,移步换景,九曲回肠,来到了幽静深奥的谷底,飞瀑流泉似天籁般悦耳,抬头仰望,登天沟瀑布好似从天而降,自万丈高崖处激涌奔腾,跌落下来形成淋漓流畅的水帘,如削玉泻珠,飞溅到身上带来丝丝爽爽的凉意,顿感头清目爽,瀑布婉约悠长,缠缠绵绵,藏在这深山里,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别有一番秀美的风姿灵韵。
午后的阳光直射着瀑布,亮的刺眼,好似白色的焰火从空中开放落了下来,闪着璀璨四射的白炽亮光,溅珠撒玉般晶莹奔射极为美丽。 我久久的凝视着瀑布,像是凝视着涤荡灵魂的圣水,心想若在此修炼参悟,这激荡的飞流定能将心灵的污秽清浊干净,这山间的清泉定能扫去凡尘的聒噪,这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山林幽境吗?
沿着草木婆娑的山路,采摘着林间的野果,静谧中透着悠然惬意,心中荡着无尽的喜悦,空气中散发着落叶及泥土的气息,草径石阶间散落着飘落的野枣。石砌的小径并未经过刻意的雕琢和粉饰,只是就地取材随意搭建,台阶的宽窄不一,有些被蔓草覆盖,路段模糊,总是在我不留意的时候突然转弯,以至让人有更加神秘莫测的感觉。
拐弯处横亘着两个巨石,石壁上有天然形成的二龙一凤的图形,这便是久闻的龙凤石了,旁边的圣母石更是硕大无比,令人瞠目,立于巨石前细细的观赏,那天然形成的龙凤图形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不禁感叹造物者之神奇,山有山的筋骨,水有水的灵韵,人有人的品性,于山水之中参悟人生的底蕴,这是一次携带灵魂的旅行,只有与自然山水紧密的的结合,才能充分体会到生命的底色。
在幽深的谷底,遇到了一处秘境溶洞奇观,沿着路标的步步提示,我们小心翼翼的进入洞口,洞内探秘,秘境探险,神秘的气氛刺激着每一根神经,扶着阴冷潮湿的岩壁,顺着或狭窄或宽阔的嶙峋路径,眼前逐渐呈现的是别有洞天的景象,钟乳石、石笋、石柱或高大崎岖,气势非凡,或精怪玲珑,如雕如琢,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简直琳琅满目,令人唏嘘,不禁慨叹大自然神秘又神奇的无穷魅力。
越往里走,越是蜿蜒曲折,造型更加奇异,有的似莲花层层盛开,有的似瀑布倒挂悬垂,有的似猛兽龇牙咧嘴,有的似蛟龙空中盘旋,有的似魔鬼张牙舞爪,奇幻迷离,气魄攝人,令人惊讶惊悚,加之奇特诡秘的蓝色幽光,阴森森的冷气透入心底,好似传说中古猿人的山洞,又似野兽们盘踞的狼窝虎穴,我们胆战心惊的在洞穴里饶了一大圈,终于魂飞魄散般的逃了出来,出了洞穴我们相互大笑不止,真是太刺激了,也太过瘾了。
越过了谷底,山路逐渐拔高,山势愈加险峻,为防止坠崖险要处已人工搭建了两道防险的原木篱笆,奇峰怪石临立,须攀登嶙峋的山石,步步艰辛,险象环生,走到好似山崖的绝境处,突然一个急转弯,峰回路转,惊呼!一道宛若“云梯”的高高石阶,赫然悬挂在眼前,层层的台阶自脚下斜斜的往上延伸一直到“天国”,因身处低谷视线所及好似和天连接在一起,其实是枣树峪的顶部。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部韩剧里有这样一幅画,那层层阶梯一直延伸到天际,身患绝症的女子就是沿着那条爱的道路走上天国的,看后感动了好多天,没想到那幅绝美的阶梯画面好像就在眼前呈现,猝不及防又令人惊喜万分!
这又高又长的“天梯”,有几百多级台阶直上直下,虽不及泰山十八盘的长度,但整体的高度险度已全然超之,台阶一层比一层更陡峻,幸好两旁栓好了粗粗的铁链,抓着铁索高抬脚步,便可毫无顾虑的往上攀,气喘吁吁地爬到半山腰停下来,回眸远眺,奇峰险壑,尽收眼底,只见彩色的林海此起彼伏,秋风簌簌,落叶起舞,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这被蔓草掩映的美丽山路,神秘莫测仿佛上古时代神仙出没的地方,当大汗淋漓的攀到枣树峪的顶部时再回头眺望,发现只不过刚刚经过一个小小的幽深的山坳而已。
继续往高处攀登,突见横七竖八的巨大石蛋毫无规则的堆积在一起,形成天然支架洞,这样的地处千米海拔高度的“石蛋地貌”,确实非常罕见,此处便是万石迷宫了,它分为南宫、中宫和北宫,迷宫内路路相通,洞洞相连,扑朔迷离,幽深异常,若是见洞就钻乱走一气,那肯定就迷了方向越走越出不来了,有人提示见岔口往右拐,便能找到出口。据说这里原是狼窝沟,开发以后狼早已不见了踪影,但到了山洞深处还是感觉一阵恐怖,好似随时有狼自深暗的洞内窜出,令人惊悚,兜来转去的拐了好多的岔口,才出了宫门。
我很诧异,如此居多的大圆石好似飞来一般随意的滚在一起,变成了一座迷宫,神密犹如迷魂阵,暗中却是有规则可循,是鬼斧神工的杰作?还是天意的安排?壮观哉!鲁山森林!神奇哉!鲁山迷宫!
出了迷宫,相连的景观是一线天,更高更大的巨石矗立在天地间,须抬头仰望,头顶着蓝天的庞大巨石,裂开了几道缝隙,猜想是有神斧劈了几刀,或是曾遇雷击的神力,才有这一线的距离,我等瘦人在这极其狭窄的裂缝中穿过,感受一番“一线光明穿石隙,千秋景色驻尘寰”的意境,那胖子们只好望而却步绕道而行了。
沿着环形山坡盘旋而上,赏着秋日缤纷的美景,不知不觉已到了望龙台,回头遥望,刚刚穿越过的‘万石迷宫‘竟变成了一条白色的巨龙,盘踞在绿树松涛之中,只见它昂首向天,龙尾高翘,鳞爪飞扬,正欲腾空而去,此山正是得天地之造化的“卧龙山”!
黄昏时我们到达了鲁山主峰—观云峰,登峰极目,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无边无际的群山逶迤连绵,奇峰怪石镶嵌其间,飞瀑河流蜿蜒其中,云海翻腾,蔚为壮观,天高云淡,云海自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好一副秋日登高望远图!山顶的游人大喊,壮哉鲁山!奇哉鲁山!神奇哉鲁山!高亢的声音在鲁山的群峰之中飘荡回旋……
下山时经过一片栗子林,披针形的叶片密密的簇拥着毛茸茸的栗子果,有些成熟的栗子在秋风中飘落,我们在树下乐呵呵的捡了好多,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那些饱满滚圆的栗子此时却变成无数只诡秘的眼睛,使这幽静的山林更加的神秘难测。
回到旅舍时天已黑了,大嫂早已做好了农家菜,门前的河水还在淙淙的流淌,今夜我们枕水而眠,在鲁山宁静的小山村里抱幽而鼾,这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梦境,茂密的森林在梦里一直延伸……
作者简介:
曹秋玉,爱好旅游、爱好写游记散文,注重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曾多次在当地济南日报新商河版上发表数篇游记,其中“西双版纳神奇之旅”今年3月份荣获第二届“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