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五月
文/林水火(福建)
鸡蛋花退出了白色花季
独立于鬼针草密集的正中央
倾听着抖动翅膀的三五声鸟鸣
牵着影子小狗陌生着
忐忑赤裸裸的尴尬与茫然
三五成群的事物结伴地微笑
碰撞中的流水在碰撞的世界里放歌
清楚也模糊一盏灯
扛起了所谓的光明正大
似乎靠近心中的海纳百川
狗尾草毛绒绒着虚张的粉红
杂乱无章的举动
挑逗着脚步与脚步的青涩浪漫
野生的喧嚣兴奋着
行走的风摁住了久违的叫唤
点评:这首诗《正是五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月特有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一、意象选取与营造的氛围:
典型意象:诗人选取了“鸡蛋花”、“鬼针草”、“三五声鸟鸣”、“影子小狗”、“狗尾草”等典型意象,构成了具有五月特色的自然图景。这些意象既有静态的植物,也有动态的鸟鸣和“行走的风”,动静结合,使得画面感极强。
氛围营造: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既有生机勃勃又带有一丝迷茫、尴尬的氛围。开头“鸡蛋花退出了白色花季”,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而“独立于鬼针草密集的正中央”,则表现出一种孤独感。“牵着影子小狗陌生着 / 忐忑赤裸裸的尴尬与茫然”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感受,这种陌生感和茫然感与五月的喧嚣形成对比。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拟人手法:诗中大量运用了拟人手法,如“鸡蛋花退出了白色花季”、“三五成群的事物结伴地微笑”、“狗尾草毛绒绒着虚张的粉红”、“野生的喧嚣兴奋着”,这些拟人化的描写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灵性,也拉近了读者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通感:“碰撞中的流水在碰撞的世界里放歌”,将听觉感受(流水声)与触觉感受(碰撞)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比喻:“一盏灯 / 扛起了所谓的光明正大”,将“灯”比作某种力量或希望,但“所谓的”一词又暗示了这种希望的渺茫或不确定。
三、情感表达与主题:
情感层次: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是多层次、复杂微妙的。既有对五月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命状态和自我存在的思考。开头的孤独、尴尬与茫然,到后来的“靠近心中的海纳百川”,情感有一个逐渐升华的过程。
主题探索:诗歌主题可以理解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关系的思考。五月既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五月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流程的感悟和对自我存在的探寻。
四、语言的锤炼:
生动形象: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如“狗尾草毛绒绒着虚张的粉红”、“杂乱无章的举动 / 挑逗着脚步与脚步的青涩浪漫”,这些描写细腻而传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节奏感:诗歌的语言节奏感较强,通过长短句的交错运用,营造出一种舒缓有致的韵律美。
总而言之,这首《正是五月》是一首充满灵性和思考的诗歌。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月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意象丰富,情感表达细腻而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当然,诗歌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主观性,以上点评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其他不同的见解和解读。

马景艳(网名:蝴蝶兰)。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英语教师。山西省朗诵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朗诵委员会副主任;平陆县文化馆砥柱之声朗诵社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与金牌主播。近年来,在国内多家网络和地方朗诵比赛中获奖,任多家平台特邀主播,在网络平台发表诵读作品万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