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冷雨
梦在远方: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
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
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伊兰吐芳:一个喜欢用文字音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者。“伊阙之滨鸣琴筝,兰之依依沐古风。吐哺握发勤耕耘,芳草青青桃李红。”
青铜宝鉴中的世界读书日
文/梦在远方
苍颉造字
为什么天降粟?
原来《写作与阅读》
是人类唯一灵魂的“清创术"
借别人“创伤结痂”(jiā)的灵丹妙药
剜去自己来源于“动物骨血里”的
低俗,卑贱,野蛮和粗鲁
在燧人氏“人文火把”的引领下
完成人类灵魂的“自我救赎”
从开天盘古,到河图洛书
人生就有一个永恒的命题:
茫茫天涯路,魂归在何处?
伏羲的蓍(shi)草
在《周易》里反复着
对“明天的占卜”
直到孔丘的车轮
碾碎春秋的霜露
孔子对“人性的善恶”
来了一个“正面肯定”的马马虎虎
将古代的尧,舜,禹
成汤,武王,文王,周公等奉为圣贤
推向了“示(师)范人生”的高度
特别强调
“性相近,习相远”教化因素
这六个字在《论语》的土壤里
最后长成了儒家文化的参天大树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比孔子更有个性”的孟子
“武断而干脆地”正面肯定了
“性本善,人之初”
将“性善论”的人文种子
揣在怀里,用心呵护
孟子通过“义利之辨”
看见人性弱点中的“自私”
最早确定了
道德价值体系的自我约束
他站在“稷下学宫”的风雨里
大声疾呼:
“我无他,我善养天地浩气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就这样,自孟子开始
宇宙所有的正能量
都来自于“古代圣贤”的
“写作,传承与阅读”
屈子的佩剑
企图为楚国开路
《离骚》的墨迹
拉开了楚国兴衰存亡的序幕
那些被权贵揉皱的诗行
不光是屈原
抱石沉江的“人生归宿”
后来最终成为楚国亡国的定数
当楚怀王被囚秦国的时候
才知道屈原的《离骚》
定格了“他人生的屈辱”
左丘明在黑暗里
将“春秋封国”的裂痕,缝缝补补
盲眼流出的血
渗进后来《左氏春秋》的竹简帛书
让弑君的刀光、盟会的赌注
都在简策里“显影成字符”
供后来人
在碎片里拼贴“真,善,美”的版图
陶潜把锄头
插进《山海经》的目录
所谓的“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何曾不是灵魂
在“现实无奈中”的起起复复
用“东篱下,种出桃花源”的隐喻
诉说着“五斗米”压弯士人
的脊梁和信仰抱负
他的《归去来兮辞》
给后来者一串“青铜钥匙”
轻轻打开
被“各种功名”锁住的脚步
让灵魂在菊花田里,
重新抽芽泛绿,滋润甘露
李白的酒杯里
摇晃着盛唐的官场污浊
《将进酒》的豪饮
冲决着“礼教世俗”的功名利禄
他用诗笔,在长安的雾霾里
凿出“直通银河的隧道通途”
让每个困在红尘里的凡胎
都能借他的狂气
羽化登仙
独善其身于“诗词歌赋”
韩愈在骈文的荒漠里
栽下乔木
文起八代之衰
(魏,晋、宋、齐、梁、陈、隋、唐)
用“文以载道”的宣言
打破骈文“形式的空洞桎梏”
《师说》的根系
穿透“耻学于师”的岩层
最终在中学课本里奠定了
传统文化“师承”的经典语录:
“三人之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柳宗元把山水装进《永州八记》
让贬谪的苦水,酿成清冽的甘露
他们的笔,都是文明的疏浚(jùn)者
让思想的河道,重新奔涌吞吐
欧阳修
在《醉翁亭记》里藏起锋芒
用“与民同乐”的暮色
冲淡北宋政坛的毒素
缓解灵魂的扭曲之苦
苏东坡把竹杖芒鞋
踩进了《前后赤壁赋》
让“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思
在贬谪的礁石上,开出莲花
用千里共婵娟的“月亮盈亏”
对自己进行
精神按摩,疗愈康复
陆放翁的剑生锈在
《书愤》章句中,无法拔出
“楼船夜雪瓜洲渡”的墨痕
是金兵铁蹄下百姓的泪水与屈辱
他把收复河山的梦
揉进“但悲不见九州同”
的《示儿》
让每个字,都长成带刺的麦穗
在历史的深秋里,刺痛遗忘的麻木
看那敦煌藏经洞的飞沙
曾埋住多少
尚待启封的经卷案牍 (àndú)
但玄奘,不忍熄灭译经的腊烛
一册册经卷中
像恒河沙数的佛号
在贝叶上,结出智慧的菩提树
让迷途者
在经卷里找到回家的路
阅读是与往圣的隔世对谈
那些褪色的墨迹,忽然苏醒
并且散发着鲜活的生命温度
写作是接住先贤的火炬奔跑
“究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
让青史成为丈量人性的刻度
量度着生命中该有的
重量与尊严
责任和理想与抱负
或许光明
本就是阴影的勋章
或许古人的劫难
本来就是今人的幸福
就像《诗经》
里藏着劳者的叹息哀呼
就像《楚辞》
里裹着逐臣的奋笔疾书
但我们在文字里学会“与暗共生”
让每个标点
都成为照破混沌的光束
在人性的深渊上
架起通往永恒的抓手和依附
当AI的浪潮
凭借科技的飓风,呼啸登陆
那些被数字化的典籍里
仍勾连着人类文明的基因密码库
让墨香,渗进指纹的沟壑
认真捧起一本带体温的书
像远古的先民守护火种那样
古朴,神圣,庄严,肃穆
因为每个字都是一粒舍利
在时光的焚化炉里“结晶成佛”
我们在阅读中
会看见无数圣贤的魂灵
正是“他们的骨血喂养”
地球文明中才保留下了
独一无二
引领人类方向的中华民族
正是“他们的骨血喂养”
地球文明中才保留下了
独一无二
引领人类方向的中华民族
北宋的第三个皇帝
宋真宗赵恒在位25年
因为“澶渊之盟”的屈服
泰山封禅,迷信符瑞天书
存在明显能力不足
但他崇道重儒
组织编修典籍,改革科举制度
他写的《励学篇》
鼓励莘莘学子,学习刻苦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让“两宋”在残山剩水之中
靠“文化的繁荣昌盛”而光彩夺目
不仅为北宋培养了
包拯,范仲淹等不少人才。
而且给中华民族留下了
《古老的歌谣》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且给中华民族留下了
《古老的歌谣》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赵恒《励学篇》歌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
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
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
勤向窗前读六经。
2025年4月23日写于世界读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