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陈双林
游岱庙古代皇帝举行大型封禅的场所登泰山的起点

岱庙,又称东岳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年),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核心场所,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仿照帝王宫城,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总面积9.6万平方米,庙内现存古建筑150余间,周环城墙1500余米,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下唯一皇宫式建筑,六位皇帝在此封禅。

走入遥参坊,在唐代时,遥参亭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第一道门上牌匾写的是“泰山第一行宫”。走到门口,可以看到一面悬挂“有求必应”牌匾的木质瓦顶屏风。

特别是历代有六位皇帝在此举办封禅大典,使其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岱庙的建筑布局雄伟壮观,严格遵循古代皇家宫殿的规制。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完美彰显出庄重与威严的气氛。庙宇从南到北的一系列宫殿和庭院精心排列,构建出规整又层次鲜明的空间布局。
作为岱庙的正门,正阳门高大壮丽,其门洞宽阔,门上的红漆即使经过漫长岁月也依然鲜艳,整齐排列的门钉更显皇室的威严。穿过正阳门,让人仿佛踏上了一段时光之旅,瞬间感受到这座庙宇卓尔不凡的气度。

天贶殿是岱庙的核心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的精髓所在。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重檐庑殿顶的结构而闻名,这种建筑规格仅限于最为尊贵的建筑。殿内的梁枋上绘满了色彩斑斓却肃穆的彩绘,主题多与泰山神及古代神话传说相关,展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大殿内供奉的东岳泰山之神塑像,威严而庄重,是历代信徒尊崇的对象。

汉柏院得名于其众多古老的汉柏。这些树木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洗礼,粗壮的躯干与斑驳的树皮,构成奇特的景象,宛如历史见证者,悄然讲述着岱庙昔日的辉煌。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真迹“第一山”,据说真碑被毁,这一块是根据他的字迹拓印的。

登泰观海,意思是泰山之高出云海,登上泰山,可以观看云海。

岱庙始建于汉代,最初用于祭祀泰山神。在古时,人们视泰山为五岳之首,认为它具备神秘力量,因而长期以来祭祀泰山神的传统始终未断,岱庙由此孕育发展。

中国地位最崇高的庙宇,泰山下唯一皇宫式建筑,六位皇帝在此封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选择在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以展示君权神授。其随后在岱庙进行的祭地活动,进一步强调了岱庙的重要性,对后世产生了示范效应,使这座庙宇声名显赫。
道教全真派将岱庙视为圣地,以传承道教信仰和仪式为己任。道士们在此修行诵经,吸引大量信徒前来,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贡献了力量。
作为六位皇帝封禅的历史见证,岱庙保存了丰富的文物和典籍,这些提供了研究古代帝王祭祀文化的重要依据。天贶殿的壁画和碑刻铭文则是珍贵的艺术遗存。
总而言之,岱庙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封禅历史,在中国庙宇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吸引全球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学习与欣赏。
照片:黄山柏/李国顺
初审:刘庆林
审核:刘昌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