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山乡随拾》解析及词牌创作指导
…………
原玉:
喜迁莺 • 山乡随拾(原创)
龙门山人
双调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两平韵。
房屋破,草门残,尘世不相关。
○●●,●○△,○●●○△。
杏花村里杏花妍,纷沓客流连。
●○○●●○△,○●●○△。
风送香,人叠影,旷野宛如仙境。
○●○,○●▲,●●●○○▲
三分恩赐七分缘,春色漫山峦。
○○○●●○△,○●●○△。
二0二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日照
喜迁莺·(龙门山人谱)
平仄仄,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
平仄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作者:张茂新,字海鲨,号龙门山人,别号:诗佬。中华一级诗人,中华诗博士。日照市格律诗词研究院院长,日照龙门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名家交流中心理事,中华旅游文化诗词协会常务理事,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理事。
………………
《喜迁莺·山乡随拾》解析及词牌创作指导
韩义芳
一、词牌结构解密(以龙门山人谱为例)
《喜迁莺》为双调体式,全词47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为5句四平韵,下片为5句两仄两平韵,形成独特的复合式声韵结构。
其平仄图谱如下:
上片: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下片: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二、声韵转换艺术
1. 平仄递进:上片连续使用平声韵,营造出一种绵长悠远的意境氛围;下片巧妙运用“影”“境”两个仄韵,打破上片的韵律节奏,形成鲜明的变化,增强了词作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 韵脚设计:平韵部分选用“残、关、妍、连”等字,这些韵脚发音悠长,为全词奠定了悠扬婉转的基调;仄韵部分的“影、境”二字,使词作所描绘的画面更加生动、具体,强化了画面感,给读者带来更直观的感受。
三、意象经营技法
1. 对比手法:词中“房屋破/草门残”描绘出一种衰败、残破的景象,而“杏花妍/客流连”则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繁华热闹的场景,二者形成鲜明的衰荣对照,使词作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深刻。
2. 通感运用:“风送香”一句,调动读者的嗅觉,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风中传来的阵阵花香;“人叠影”则强化了视觉层次,使画面更加立体、鲜活,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3. 时空转换:词作开篇先描绘了山乡的静态之景,而后引入动态的游人,由静至动,富有变化。最后以“春色漫山峦”将视野进一步扩大,升华至宏观的意境,使整首词的格局更加开阔。
四、创作启示
1. 数字入词:“三分恩赐七分缘”一句,通过精确的数字比例,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富有哲理深度的表达,使词作不仅具有文学美感,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
2. 虚实相生:实写“杏花村”的具体场景,如房屋、草门、杏花等,同时虚写“宛如仙境”,将实与虚相结合,拓展了词作的意境空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3. 时空折叠:从具体的时间场景(如2025年3月23日)出发,通过对山乡景色的描写,最终升华至对永恒春色的艺术呈现,实现了从现实到艺术的跨越,使词作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填词矩阵练习的方式,深入学习词牌创作。首先,让学生解构经典词牌的平仄框架,熟悉词牌的格律要求;接着,鼓励学生注入个性化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声韵调试,对词作进行艺术转化,使作品在韵律和意境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建议学生从摹写本词入手,仔细体会“破-妍”“静-动”等辩证关系,逐步掌握宋词创作中时空转换的技巧,从而提升词牌创作的能力。
2025年4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