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灵杰作品
《庆祝“五一”节·劳动光荣·小白兔采蘑菇》
(视频14秒)
制作步骤
姚灵杰泥塑的制作步骤,以《庆祝“五一”节·劳动光荣·小白兔采蘑菇》为例,说明如下:
一、选泥。选择合适的泥,比如陶泥。优质的泥料能保证在塑形过程中不易干裂、破碎。
二、揉泥。把选好的泥,通过拉扯、揉捏到软硬适中。
三、取适量绿色泥和黑色泥混合搓成圆球,压成圆饼状,做成底座,晾着备用。
四、用白色和红色泥分别做大、中、小三根蘑菇杆 ,三个蘑菇头,晾着备用。
五、用白色的泥做只小白兔,晾着备用。
六、把蘑菇和小白兔用粘胶组合,粘在底座,晾干成型。
(本栏编者注:据了解,有人创作泥塑,是先做成素坯,然后彩绘。这可能也是一种方法。)
艺术特色
作品以白兔、蘑菇为造型元素,线条简洁流畅,没有过多繁杂的细节。白兔形态憨态可掬,通过简约的轮廓勾勒出活泼灵动之感;蘑菇造型典型,大、中、小搭配,高低错落,富有节奏感。从文化内涵看,白兔与蘑菇组合,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场景,体现了民间艺术中对自然元素的喜爱与推崇,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简介
姚灵杰,1969 年 6 月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双羊村。他创作的板画作品堪称一绝,被人们称之为 “灵杰一绝” 。2016年,姚灵杰凭借其精湛技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书字画” 高密市代表性传承人。

姚灵杰(右一)与莫言交流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传承之路》:21项濒危技艺 × 18门绝美艺术 × 14大文化现场。从诸城派古琴的千年清音,到聂家庄泥塑的斑斓色彩;从石磨火烧的麦香记忆,到锔瓷匠人的金刚巧手。作者历时一年,用30万字+数百幅纪实影像,记录胶东非遗传承人的从艺历程与技艺特色;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品;到孔夫子旧书网,走进“汪汪书苑”的店铺,全新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