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刘玲
拍摄地点/北京国家植物园
配诗/李武兵


罂粟花,伤口渗出的应该是药
李武兵
你的花蕾像曾祖母的陶罐
象征土地渴望的丰收
猩红的花朵用朝霞的胭脂反复染过
而每一片褶皱里还残留着
那场战争的呻吟
难以忘却
此刻,我们只说你的观赏性
毒液无法吞噬花的美学
每一瓣都是未爆的引信
藏着摄人心魄的热情
风穿过时,整片原野都在为你骚动
倾情而歌
露水愿意在你的睫毛上凝结成珠
抱着太阳的光芒说出内心的谶语
当蜜蜂衔走最后一片晚霞的鳞片
根须在泥土里深耕沉默的叹息
你以火焰的修辞力
剖开历史的痂衣
两百年风云在种壳里激荡
罂粟花,人类知道欣赏你的美
而那些被割开的伤口
渗出的应该是药

读《罂粟花,伤口渗出的应该是药》有感
刘玲
李武兵老师的《罂粟花,伤口渗出的应该是药》如一柄淬火的手术刀,将罂粟花的美与毒、历史的痛与药性、生命的狂欢与救赎层层剖开,在矛盾的张力中完成了一场关于人性与文明的思辨。
诗人以“曾祖母的陶罐”起笔,将罂粟花蕾与丰收意象并置,瞬间消解了毒与美的绝对对立——那猩红如朝霞的花瓣,既是“未爆的引信”,亦是“摄人心魄的热情”,恰似人类对禁忌之美的永恒痴迷。风掠过原野时,整片花海“骚动而歌”,露珠在花瓣上凝结成“谶语”,蜜蜂衔走晚霞的鳞片,这些意象如一帧帧超现实主义电影镜头,将毒花的致命诱惑与自然灵性熔铸成魔幻的诗性空间。
而最震撼的,是诗人将罂粟的“种壳”化作“两百年风云的容器”:鸦片战争的硝烟、殖民者的贪婪、被割开的土地伤口……历史痂衣下,罂粟的根须在泥土中“深耕沉默的叹息”,将毒之痛转化为药之思——这药,是止痛的良方,更是对人性贪婪的警示。
李武兵老师以军旅诗人的锐利与哲思,让罂粟花成为一面棱镜:一面折射着欲望的深渊,一面映照出救赎的微光。或许,真正的诗性从不在回避矛盾,而在将毒与药、美与痛、毁灭与重生熔铸成一把钥匙,去叩问人类文明的永恒命题。




扎根土地,也是婷婷玉立的站姿!






一朵朝霞的颜色






花托是一尊碧玉瓶






双色花自成风景






配诗李武兵:曾用名李武斌,北京市军休干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李武兵抒情诗选》(上下册),散文集《太阳鸟》,长篇纪实文学《自然之子》等。
编辑:山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