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文·诵/吴德忱
品,从词意上来说,有三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品,作为形容词的形态出现很少。有“品红”、“品绿”、“品蓝”、“品月”等。
品,大都以名词和动词形态被人们使用。
作为名词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率很高。如: 品质、品牌、品貌、品色、……,不一而足。在此不论。
作为动词,品,意指辨别好坏、优劣、上下……。这种辨别是认真的,仔细的,科学的……
汉字,是形象字。先人造字很有意思,品字三个口,看来辨别真假好坏只能用口啦?其实,不然。
但凡要品的东西都得有个标准,不管是死物还是活物。这个标准一般由组织者来制定。个人品的标准由品者自定之。
用口来品,主要是品茶,品酒,品佳肴等。品和喝不一样,品比喝文雅得多,三个口总比一个口优胜很多。品和喝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最崇尚喝中有品,品中带喝,一举两得。
不用口来品,要比用口来品复杂得多,难度大得多。品读,品玩儿,品评……,有的要组织一个专家组来进行辨别,评出高低上下、优劣好坏。
不用口来品,最难的是品人。这种品,不指评比先进,评比模范,评比英雄……
我们每个人都品过人,也都被别人品过。品人,要先品自己。以己度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品人,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品者心中有谱。什么是好人、坏人、善人、恶人、能人、君子、小人……,都自有标普。
品人,要有眼光。同一个人,由十个人来品,一定会有多个不同的结果。这就跟交朋友一样。你的朋友不一定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不一定是他的朋友相类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点都不错。眼光,代表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文化、品德……,还有品人的方式方法、分析能力等。
品人,一是要有时间。“日久见人心”,这句老话说得真真切切。有的人第一次见面,觉得很好,第二次见就变了色,等第三次…… 再见,就变了味。处对象,处朋友,这个“处”字,一个意思就是时间,通过时间接触了解对方,然后决定取舍。
二是要有变故。“门庭若市”,“门可罗雀”,“夫妻好比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火中取栗”,“雪中送炭”…… 这些俗语,想必大家都知道其中之意吧!患难之中见真情,人有难处拉一把和踹一脚是不一样的啊!
2018/7.15
作者及诵者简介:吴德忱,长春市人。退休老者,喜欢独处。每天,清茶一杯在手,品春夏冬秋;每日,弱笔轻风,写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