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第三卷 枣宜大战
韩济生
第74回 宜昌防御战(一)
1937年8月18日,陈诚奉蒋介石电召抵达南京,策定抗战计划与战斗序列。第二天,与熊天翼赴沪视察,于20日返回南京。蒋当即发布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并增调部队赴沪参战。
8月22日晚,日军以大将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率第三,十一师团等部,在吴淞、川沙强行登陆,陈诚率第十五集团军进行阻击。他以八十七师之一部及教导总队之一团、上海保安总团一部向张华浜登陆之敌攻击,令在吴福线之第十一师及在杨行、宝山方面的第九十八师转向狮子林、川沙口方面之敌攻击,用汽车输送在昆山、吴县附近集结的第六十七师向罗店挺进,并急调正向常熟、福山前进之第十四师,向太仓、罗店方面前进,以求会歼登陆之敌。
但各部赶到战场时,日军主力已登陆成功。看到敌军增援不绝,未能将敌压迫在江中而歼灭,已失去战役初期的主动权,便建议转移阵地,逐次抵抗。9月17日,中国军队即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浏河口一线,转入防守。
1937年9月21日,中央军委会调整第三战区作战部队。陈诚率第十五、第十九两集团军组成左翼作战军。第二天,日军为确保其侧背安全,在战车、火炮掩护下,向浏罗公路猛扑。中国守军奋力抵抗,死伤惨重。
1937年10月11日,日军向蕴藻滨中央作战军发起攻击,以控制大场、南翔,切断闸北、江湾、庙行中央作战军归路。这时,中国军队的第五军,及第一七一师、一七三师、一七四师和一七六师,正陆续向上海输送。于是,陈诚对这次作战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是以第五路军由蕴藻滨北岸,同时以两个师由蕴藻滨南岸,各以一部由南岸及罗嘉公路以北取攻势,对敌实行歼灭战。
第二是以第五路军据守蕴藻滨南岸,以第十六军和第六十六军之一部,再另抽调几个师,由蕴藻滨北岸突击,将渡过蕴藻滨南岸之敌包围歼灭。第三是暂取守势,待第五路军集中后,再相机出击。经统帅部决定采用第三条。但因情况所迫,乃决定乘敌攻击疲惫之机,突予猛击,以求击破渡过蕴藻滨南岸之敌。
1937年10月25日晚,开始总攻。经过三日激战后失败,撤至苏州河南岸到小南翔一线。
1938年1月,南京政府迁至武汉,湖北成为四川大后方的门户,陈诚任湖北省主席、武汉卫戍司令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武汉防务。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中,陈诚兼任武汉中央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当时周恩来为副部长。
同时,陈诚还奉命兼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部长、湖北省主席、航空委员会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中央训练团教育长等职。国民党内部称他是“蒋介石的替身”“第二号人物”。
武汉沦陷后,陈诚将九战区军事交由薛岳代理,自己赴渝请训。他向蒋介石报告说:“以兼职过多,不仅招致物议,抑且有误事公。请就可能,畀以专职,或可无大遗误。”当即受蒋面谕:“以办理政治部事宜为主,鄂省主席则令严立三兼代。”但实际上,仍不时奉派赴湘、粤、桂等地指挥战事。
1939年9月,日军以赣北、鄂南两路策应湘北主力军,会攻长沙。陈诚奉命和白崇禧抵湘,协助薛岳指挥作战。出发前,他曾提出长沙“守”与“不守”两条,奉批“不守”。
因此,一到达渌口,就将蒋介石的旨意转告给薛岳。薛岳不以为然,说:“长沙不守,军人之职责何在?”虽一夜之间,九次电话命薛退出长沙,而薛岳不听。陈诚怕彼此争论过久有碍戎机,在向薛岳询问部队的情况后,乃一面与白崇禧商定,命薛岳反攻;一面将薛之决心及当时情况报告蒋介石,取得了湘北抗战的第一次胜利……
纵观陈诚的这一段历史,是从基层士兵一级级打出来的将军,既有胜利的辉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和红军作战不光明的历史。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以前的事情不能再提它了,韩行要的是希望和陈诚合作,打好宜昌防御战。
经过警卫的层层盘查,韩行来到了陈诚的办公室。陈诚现在的办公室,就是白活水原来办公的地方。当然白活水早早腾出了办公宝地,就算在旁边倒茶上水,陈诚也算抬举他了。
陈诚一听说南征军的韩行来了,赶紧亲自从办公室里迎了出来,见了韩行,他是微微一愣:“中国有句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就够年轻的了,想不到韩司令比我还要年轻。”
韩行见到陈诚的第一印象是,四十岁冒头,个子不高,笔挺的一身戎装,典型的南方脸型,有角有棱高颧骨,大眼睛浓眉毛,和李宗仁的模样倒是有几分相像。在这个级别上,陈诚可以和韩行打趣,可韩行却没有和陈诚开玩笑的资历。韩行只得向陈诚行了一个军礼说:“报告陈总司令,南征军韩行奉命向您报到。”
韩行说的奉命,也是对他客气一下。陈诚给韩行回了一个军礼,也客气地说:“哪里呀,我可没有本事指挥你!你们南征军打得不错呀,特别是现在,在最关键的地点,又是在最关键的时间到了宜昌,实在是我国民革命军之大幸呀!”
陈诚说话,挺有学问的,他先是说没有本事指挥南征军,其实是说南征军有独立自主的作战方式,他没有权力干涉;二是夸奖了南征军一下,也好为下一步指挥南征军而创造条件。陈诚又问道:“你们南征军现有多少部队?”
韩行说:“我们现在也就是有三个团的兵力,相当于国军的一个旅。”
陈诚闭了闭眼睛,微微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是少了点儿。”然后又说:“可是你们南征军我早就听说了,起的作用可不小,总是以少胜多,打得日军溃不成军。而且,你们的装备也是一流的,空军、炮兵、坦克部队,样样俱全,而且就是步兵的话,我们的中央军系列也不如你们。”
韩行有点儿警觉了,害怕下一步把自己套进去,只好收住话头说:“我们这点儿兵力和国军的大部队相比,实在是九牛比一毛,没有什么可比性。”
这个时候,一直在旁边倒水的白活水说话了,他既是向陈诚夸奖韩行,也是卖弄自己的功劳:“韩司令一来,就积极地组织民众,大力宣传宜昌战事,还组织了两个民团,现在有一部分都发了枪,正在积极协助宜昌的防守。”
听到了这话,陈诚十分高兴,点了点头说:“好!好!又多了两个团,现在是五个团的兵力防守宜昌,总比一座空城好多了。”
韩行听他的意思,怎么没有提到国军的一个字呀,赶紧问道:“不知陈总司令来,带来了多少国军部队?”
陈诚一时不说话了,好半天才说:“是这样的,委员长已经命令第18军,第2军,第11军等中央军精锐立即赶赴宜昌增援,目前,他们已经在路上。”
韩行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急忙穷追下去:“可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国军大部队的一兵一卒。日军的部队转眼就到,战争就在眼前。以前国军的多少人能抗击住日军的一个联队,陈总司令不是不知道。现在日军的7万大军云集,就凭我们三个杂牌团和几个刚刚拿起枪的老百姓,能不能抗击住日军训练有素的7万大军,陈总司令不是算不出来吧!”
韩行将了陈诚一军,陈诚不说话了。好半天,他才沉重地说:“确实形势严峻啊,日军转眼就到,可是国军大部队一时半会儿还赶不到这里。宜昌的形势危如累卵,可是也得守啊!这样吧,韩行将军,你的责任大于天,我委派你为宜昌城前敌总指挥,负责宜昌城的防御战略。”
韩行一声冷笑,他要是把这个前敌总指挥的担子扔给自己,自己真就成了一个炮灰了,如果不给自己增加军队,光给这个空头司令几乎没有一点用处。
韩行摇了摇头说:“恕我冒昧,属下实在没有能力承担这个重任。就凭着这五个团,来抵御日本人的7万虎狼之师,能抵御几个小时,你陈总司令算也算到了。”
韩行越是推辞,陈诚却非要把这个乌纱帽给韩行扣上不可。陈诚知道,现在正是用兵之时,宜昌城只有韩行掌握着三个团的南征军,而且战斗力和装备绝非一般国军可比。真要是指望国军扑上来再经略宜昌战事,黄瓜菜也凉了。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