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毛鸿开

毛焕煊(1881年一﹣1937年),名鸿猷,号柄勋,家住泸县(今泸州市市中区)兴隆街。世业木工。幼年聪明。于1901,次年补为廪生。于1907年留学日本,入东洋大学攻法律,以改革清朝帝制为志向。思想倾向于民主革命。毕业后回国返泸,从事教育,担任泸州师范传习所的教育与国文两科教员。后任泸州中学堂监学及两班的经学与国文教员。1910年选任泸州视学兼学务总董,筹办泸州各乡成立联合高等小学。又于1911年创办川南公立法政学堂,刘朝望任监督,龚选廉长教务,毛焕煊长斋务,招收学生五百余人,彬彬乎极一时之盛。
辛亥革命的风潮,传来泸州,焕煊先生认识到革命时机到,乃会同泸绅温翰桢等多人,往见川南永宁道台刘朝望,动以大义,嘱其响应革命,立即反正独立。1911年十月初四日夜二鼓海道署官绅申二十余人决定大计。刘朝望迫于形势,赞成独立,至四鼓始出。初五日在考棚(即试院)宣布独立,组成川南军政府,刘朝望任都督,温翰桢任副都督,毛焕煊任教育部长。焕煊先生自觉军政府成立虽无殊绩,而和平改革,使地方无骚扰流血之惨,对民主革命也算贡献了力量。
次年,四川省临时省议会成立,焕煊先生被选任为省议员。于1913年奉委暑理四川渠县知事。到任后则以"不循私,不要钱"六字自矢。任内如临如履,实事求是,服务人民,兴力教育。旋奉上级令,以办理学务,条理秩然,记功一次。自到渠任,勤力于治理,成绩卓著,兴养立教,备极周详,众民感戴,烟匪匿迹,曾经上级传令嘉奖。
后于1919年,又暑理湖北罗田县知事,重视教育,制订了整理罗田县学务暂行条例及筹办罗田县各区国民学校条例。任内成立乙种农业学校一所、高等小学四所,增办国民学校五十一所。又改良私塾,举办私塾改良会,使罗田县的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湖北省教育厅传令嘉奖。
1921年由鄂至鲁,任山东高等审判厅民事科主任书记官。奉派前往接收青岛法院,暂暑青岛地方审检两厅书记官,奉大总统传令嘉奖。公毕返回济南。于1923年告假,回川返泸,效力桑梓。
泸县团务研究会于1924年成立,被选任会长。1925年又被选任中国红十字会泸县分会会长。当即兴办地方公益救济事业。扩充医院,实行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救济性质,平时施治平民。夏秋时设中医处,医治时疫,预防瘟疫流行。施诊施药,救死扶伤,并施棺木以救济贫民,掩埋路殍。年终岁尾,在红十字会设施米处,以救饥民,凡是泸州各街孤老贫民,都可以向红十字会领米一二升,以度春节。若遇灾荒年辰,如旱灾水灾,粮食欠收,造成饥荒,红十字会都要组织赈灾,发放粮食,救济灾民。有一年泸州城遭受火灾,将大小河街的房屋烧毁,红十字会组织消防队救火,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当时四川军阀混战,在沱江沿岸激战,管驿咀河坝尸体遍野,臭气熏天,乃组织收尸队收殓。又主张增筹体仁堂的救济款,使救济事业广及人民。当时泸州大小河码头无轮渡,来往行人渡河困难,乃协办义渡船,在各渡口免费过河,人人称便。如此种种善举,泸州人民无不感激。
1927年,刘伯承同志领导泸州起义。焕煊先生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司令部参议,又经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刘伯承选任为财务委员会委员。起义失败,敌军进城,加派捐款,勒索人民。焕煊先生廉洁自守,敢于直言,每逢集体会议,侃侃而谈,揭穿当时弊政,诉说人民疾苦,实难能可贵,因此得罪驻军,遭人嫉妒。他是起义部队的参议、军阀得以借口诬害。
1927年9月,驻泸州军第十师鲜英部旅长李射斗,人称李毛牛,兼征收局长,巧立名目,议验垫卷,肆意加重人民负担,行将公布。焕煊先生反对验券,据理力争,当即质问:"垫券由民间以现金取得,既有各军事当局名义,又有县局令印,信守律昭,何验之有?且小民以卖儿鬻女之钱为额外之负担,痛定思痛,同切怨咨,今以验券加重民累,期期以为不可。"
李射斗屈于辞,致使私囊收入锐减,恨之入骨。于次日将毛非法逮捕,被羁于万寿宫司令部。扣留二十余日,结果勒索银七千元。该师部参谋长黄胄额外讹诈银一千元,并胁迫辞去红十字会会长、团务研究会会长、临时善后办事处主任等职务。后由泸县公正士绅温翰桢、龚问泉等保释。李射斗不敢私吞此款,将款划给地方作为修建钟楼之用。泸县地方各机关法团数十人联名具文呈请上级昭雪。其文中有云:"毛焕煊于地方团务慈善各机关均任要职,遇事敢言,不避嫌怨……,长此被冤,不为昭雪,人情公理均有不安……"等语。1930年被举任泸县保卫团办公处副处长。当时,泸县发生米荒,饥民夺食沉船,致酿人命,乃成立济荒委员会,又被举为主席。于此设会平果,价赖以粜,民沾实惠。
焕煊先生自鲁回泸州后,仍以地方教育为重。于1924年被川南师范学校聘任为国文教员。后又于1931年被泸县中学聘任为高中国文教员。同时与地方文人温筱泉、陈铁荪、龚问泉等组织愉园诗社,经常聚会吟诗作赋,以愉桑榆晚景。自遭军阀陷害后,以为自己太露锋芒,致遭横祸,乃将住所改名钝园,表示隐钝之意。于园中小亭题联云:"幽径陶彭泽;小园庚子山。"
焕煊先生擅长诗文、勤于笔耕,生前曾将部份诗文汇集成册,命名为《述诗堂集》,内收集有《先德备忘录》《泥爪录》《锦城于役记》《游乡诗草》,均刊印成书。现泸州市图书馆尚保存有《游乡诗草》。
焕煊先生于1937年在成都因病逝世。
(录自《毛焕煊诗文集》)
毛焕煊先生故居弥陀古竹林
延伸阅读:(点击阅读)
△毛焕煊寓居弥陀镇子上
(原创 蓝集明)
△毛焕煊三十年代诗歌辑轶
(原创 毛元康)
(本文配图毛元康先生提供)
(编辑 蓝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