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姐柴炉炖鸡五一节火了》
作业:伍达
泰山景区沙岭村的“姚大姐柴炉炖鸡”饭店,五一假期迎来爆棚场面。这家能容纳40多桌的老店门前车水马龙,食客们从各地赶来,只为品尝招牌柴炉炖鸡。
姚大姐守着柴炉炖鸡已有30多年。她选用当地散养柴鸡,现杀现炖,搭配八角、桂皮、香叶等传统香料,以柴炉小火慢炖。柴炉火候全凭经验掌控,先大火煮沸,再转小火让鸡肉与香料充分交融,炖至酥烂入味、汤汁浓稠。
五一假期第二天,店内40多张桌子座无虚席。“刷抖音慕名而来!”游客们围坐等待,空气中弥漫着柴炉与香料的香气。北京游客王先生一家特意驱车前来,直言“味道正宗”。
在预制菜盛行的当下,姚大姐的坚持成了稀缺品:不用预制食材,不换标准化调料,连烧火木柴都选用当地硬杂木。“柴炉炖的才有烟火气。”她的这句话,让老店从“周边私藏”变身“网红地标”。
正午时分,第一锅炖鸡出锅。金黄的鸡肉吸饱汤汁,食客夹起一抿即化,香料与鸡肉的鲜甜在舌尖散开。姚大姐站在灶台前添柴搅锅,30年光阴让她从青春少妇变成鬓角染霜的掌勺人,不变的是凌晨挑鸡、亲自配香料的习惯。“手艺不能变味儿。”她目光坚定,柴炉火光映着厨房的烟火。
这个五一,姚大姐的柴炉炖鸡成了泰山脚下的热词。人们为一口现炖的热乎劲儿而来,也为30年如一日的匠心停留。当快节奏生活遇上慢工细活,这锅炖鸡的走红,或许正是人们对“真味”与“坚守”的共鸣。
作者简介
伍达,山东省泰安市市直机关退休干部,生于农村偏远地区,高考改变命运。参加工作42年,十余次调整工作岗位,从事过企业管理、教师、驻村干部、县、市机关综合管理等工作。